第444章 工具社會
羨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章 工具社會,網遊之阿布勒生存計劃,羨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天之前欣彤已經在斯洛伐的幫助下知道了斯洛伐的直尺是如何使用的。【△網w ww.Ai Qu xs.】
她非常沮喪的發現原來使用它需要那麼多的限制條件,她就說系統沒那麼好!
幸虧她把直尺還給了斯洛伐,她才得以知道這一切。要不然她難保不在要用到的時候出醜。
至於什麼條件?例如改衣飾這一項其實只是改變衣飾的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在冷暖色調中調和,所謂調和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藍色或紅色。
新增紅和藍再加上原有衣服的底色使衣服的顏色改變,這不是還得背下混色表?開玩笑?誰要知道!
欣彤覺得她要被塵埃玩死了,道具道具不靠譜就算了,連任務獎勵也從來沒靠過譜。
矢諾克的縫紉針吃了她多少裝備?曲嬰的撥浪鼓害她只能弄紫色孔,否則孔的等級就有可能和石頭的等級不一致,害石頭掉等級。
歡樂道具就更歡樂了,沒有一件真材實料,從設計到創意滿滿的槽點!
欣彤就不知道了,多加幾個程式能累死?
她不明白,斯洛伐也不明白。他不明白,他問欣彤:“我的直尺有什麼問題嗎?”
欣彤哭喪著臉:“難道沒有問題嗎?誰知道混色表我給他一個億!”
斯洛伐笑了,看著她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塵埃是擇優遊戲,它的東西當然需要有一定難度才能真的考察到人。【△網w ww.Ai Qu xs.】”
斯洛伐說的一點沒錯,欣彤其實也想通了這一點,不過她一學渣,最討厭的就是背背背!如果她能創造萬物的話一定弄出一本只需要吃掉就可以記住內容的書!
“我不會背書,只會劃重點。對付對付考試還行,真到知識應用時我就慫了。”欣彤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
斯洛伐道:“沒關係的,有些東西不會就不要學,學了也會忘,只要到時候想的到用它就好,反正它也只是個工具。”
斯洛伐的話讓欣彤茅塞頓開,工具畢竟是工具,就像她喜歡看電視劇,可誰也沒規定她必須知道電視劇的拍攝流程。
她要做的只是開啟電視機這一個步驟而已。
對於道具也一樣,只要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工具,在關鍵的時候用上不就可以了嗎?
欣彤得到了解惑,她的心裡壓力也少了不止一點,她一直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面對真才實學的誠允和晉沉,她總是對自己的知識庫沒自信!
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怕被別人無視,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怕被笑無知。這種想法長久以往,影響了她求知的慾望。
人類對知識的渴求是與生俱來的,可每個人因環境以及教育的不同造成各自知識的厚度不同,如果因為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而羞愧,如果因為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而被嘲笑,那麼天下人皆可羞皆可笑。
很多孩子都是因為思維反應慢,理解能力弱而在學科選擇上飽受歧視!可這種慢熱在老師和家長眼中卻是“笨”的表現!
那真相只是這樣嗎?真的有的人就笨、有的人就絕頂聰明?據欣彤所知,好多偉大的人在童年都是個“笨孩子”。
反應慢是因為還沒能理解,不能理解的知識當然不可能靈活運用!老師講了一遍不會,兩遍不會就認定這個孩子反應慢,學習能力差?其實只是老師的思維模式和“笨孩子”的不同,只要把老師換掉,孩子才會有的救!
像欣彤這麼想的人很多,所以在阿布勒明確劃定學科,讓老師不用一心五用兼顧別的學科,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老師,自主完成結業考試,自主決定是不是還要修這個老師的下一門課。
可這種機制也造成了一個不可逆避免的麻煩,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非常淡。
這種把老師當工具的做法也是阿布勒的癥結之一。
為什麼說把老師當工具,因為只有工具才可以隨時更換,可老師畢竟也是人,人不是工具。
什麼都看有用沒用才學,什麼都看有利沒利才做,整個阿布勒星球只是一個翻版的——工具社會!
他們把這種思想也應用到了阿布勒,所以塵埃中才會有那麼多匪夷所思,讓人無法理解的奇怪道具。
他們又要滿足人們的娛樂性,又要有現實意義,還要起到考察的作用,這麼多樣化的需求必定造成了道具的不精細和種類繁多。
阿布勒有問題,難道塵埃就沒有問題了嗎?考察真的合理?誰在考察?憑什麼由他考察?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