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低谷(五)
禾燁同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大低谷(五),面壁者:我建議人類擺爛,禾燁同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危機紀元35年,世界級大幹旱持續了將近一年,沒有絲毫緩解的跡象。
這期間,世界降水量超過歷史同期,但沙漠化的土地卻留不住水。
喊著環保是人奸的傢伙和沉默的人,還有許多無辜者,都吃到了不環保的苦。
這一年,視沿海城市如猛虎的愚民又紛紛逃往不缺水的沿海城市,攔都攔不住。
還有很多人,百萬級別的,從山區城市逃往平原、沿海城市,因為暴雨帶來的泥石流破壞交通體系、基礎設施、甚至淹沒城市。
由於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的影響,鐵路系統向內陸輸送海水的量只有預計的一半。
本來勉強夠用,直到5月19號,此刻,超級運河才剛完成四分之一。
這一天,宋翔一家人像往常一般,父母倆用平板電腦自學,小芸芸上vr課堂聽課。
雖是正午,但窗外卻格外的漆黑。
天上電閃雷鳴,聽說氣象局發射了幾千枚降雨彈,想讓這團烏雲把水降下來。
下雨的話,這些雨不會留在地表,而是透過城市的下水道系統排放到特定地點,然後被注入地下,補充地下水。
這時,曙光因為一點小異常,開始呼叫全城計算資源進行演算:
“城外三十公里處光纖被破壞,初步推測為輕微地質沉降造成的意外事故。”
“本省日抽取五百萬噸地下水,過半透過管道運輸至特別乾旱的華北地區城市。”
“267天,地下至少存在十億立方米的空洞,本省累計132次暴雨,雨水下滲可能將泥土帶入空洞,地質結構很有可能遭到破壞。”
“向上彙報,申請進行地層調查,蒐集證據,準備全民撤離預案…”
“巴蜀省發生地震,受災範圍…,受災人數…,申請臨近省份支援,震源…”
“本市據震源僅有五百公里,多數居民感受到輕微震感…”
“七號光纜斷裂,三號光纜斷裂,省內貨運列車173、168號失聯…”
“快跑!跑下樓!遠離樓房!”
宋翔正疑惑平板怎麼變卡了的時候,血紅色文字瞬間佔據了整個市的所有智慧顯示屏。
看到文字,夫妻倆相視一眼,一刻都不敢耽擱,一個揹著孩子跑,一個拿上點食物。
剛走道樓梯,劇烈的震感就出現了。
大地一下子下陷了些許,高樓大廈的地基遭到破壞,樓房一下子東倒西歪起來。
這場災難直接造成的人員傷亡不大,但卻瞬間完全癱瘓了這座極為重要的交通重鎮。
用貨運列車保證日常供水的計劃破產了大半,在自然面前,人類何其渺小。
江城大部分樓房變成了危房,不僅如此,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大面積破壞還讓城市的小綠洲生態瀕臨崩潰,江城完了,沒人救得了。
巴蜀某城,地震一小時後,總計十幾萬官兵冒著大雨從天而降,進行救援行動。
割斷降落傘,張允低頭擦掉定位手錶上的雨水,跟隨指示找到了裝備箱。
箱子裡有十套外骨骼裝甲,與二十枚備用電池,足夠外骨骼全功率執行十小時,這段時間足夠搶修隊從遠方牽來電纜或修復電網,電能送進來,電力發射塔就能用了。
穿上外骨骼,張允又去不遠處的另一個裝備箱,裡面有生命探測儀、電鑽等工具。
探測儀發現生命,張允立刻開始挖掘作業,臂力高達兩噸的碳奈米材料裝甲能輕鬆掀起碎石,單兵救援的效率極高。
醫生對傷員進行簡單救治,然後運往高處搭建的帳篷,進行更加全面的治療。
但因為血庫枯竭、缺少藥品的關係,沒辦法進行手術,重傷等於宣佈死亡。
很多醫生面對無力救治病人的情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崩潰。
第二天,烏雲消散,空氣久違的新鮮了很多,但太陽缺格外的炎熱,可能是臭氧層被破壞了的緣故。
通訊基站恢復,數以萬計的智慧機械發揮出最大作用,救援效率極大的提高,但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間,昨天夜裡的冰冷雨水,讓很多被壓在廢墟里的可憐人活活淹死了。
張允此刻已經脫掉了外骨骼裝甲,因為自己待在裡頭礙事。
他身著微型動捕套裝,在外骨骼旁邊憑藉曙光算力的支援,控制裝甲的動作。
幾分鐘後,張允又挖出一家人,父母抱著孩子,屍體已經僵了,孩子還有一絲氣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