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歷史變遷(一)
禾燁同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歷史變遷(一),面壁者:我建議人類擺爛,禾燁同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起身,就感覺一陣頭花眼昏。
哐噹一聲,他摔到了地上。
……
華國,已經退休了的秦始皇,正在教育兒子的他突然收到了智子傳遞的情報。
“用腦過度,這是第二次了,你究竟在想什麼?”
秦始皇把自己關在沒有任何電子裝置的書房中,一遍遍的查閱陳曦的資料。
“一連三天過著住所、辦公室兩點一線的生活,除此畫畫之外,什麼都沒做。”
幾百幅未完成的線稿,他想從裡面找出點線索,亂七八糟,最終一無所獲。
看看靈境繪畫軟體,智子告訴他,就是個普通繪畫軟體,幾十萬行程式碼一目瞭然。
……
危機紀元25年,全球工業智慧化完成百分之六十,大量技術工人先後下崗。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是不能交給人工智慧控制的軍事工業,以及人工智慧無法勝任、替代人工的最高階工業。
生產力急劇增長,帶來的後果也是災難性的,但這正是陳曦想要的結果。
機器生產機器,人類精英設計的、各種功能的機器進一步取代更多行業的工人,建築行業集體失業,大多數礦場完成了智慧化。
現在,一箇中型礦場二十四小時不停的運作,能挖平一座百米高的小山。
人類靠著蠻力在太空建了座十萬人級別的城市,便於太空飛船的研發。
然後又想在水星、火星、月球、木星等行星建立前哨基地,這需要大量的資源。
其中,消耗最大的資源是鐵,藍星表層的鐵礦迅速枯竭,最後,各國盯上了南極洲。
南極的資源丰度可以說是藍星之最,石油、煤炭、各種金屬礦產,應有盡有,而鐵是其中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之一。
開發南極的反對聲很大,聲音最大的是被拉進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小櫻花國,因為他們是完全的島國,其次是小西八等沿海國家、各國的沿海城市。
南極完全融化,可讓全球平均海平面上漲六十多米,這是毀天滅地的災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