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亦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進京,(快穿)炮灰成神路,洛亦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料也是不少,許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只要接下這個活,基本就可以小賺一筆。

待聽得建府之事被宋族長包攬,不少人大失所望。聽聞人手不夠,需要招外姓人時,眾人都蜂蛹而至,就怕名額不夠。

在如此熱情下,年前便將大半材料準備齊全,地基都是打好了,就等來年開工。

宋集鎮只是千千萬萬個平常小鎮的縮影,這裡一年也難得有幾次大事。因此陸瑤白日裡陪李秋水玩樂,讀書畫畫陶冶情操;傍晚時吸取燕北策送來的無主信仰之力,恢復神魂;透過神紋石和燕北策聯絡,還要和徐良溝通,處理商會遇到的難題。

轉眼間又到了第二年會試時候,陸瑤原不想上京,但是架不住宋母和李秋水勸說。在宋母看來,自己的兒子本就是文曲星下凡,十四歲的年紀就能中舉,如今十六歲了,狀元豈不是易如反掌。

夏日炎炎,蟬鳴柳楊林,新繁殖的細竹尚且翠綠,帶來陣陣微絲涼意。

又到了離別之時,李秋水挺著六個月的大肚子,淚水盈盈地送別自己深愛的丈夫。雖然不捨,可是男兒本就該建功立業,更何況自己的丈夫又是才華橫溢的風流人物。

陸瑤騎著馬兒,宋橋跟在一側,宋大牛挑著行禮。雖然是去遙遠的京城,可是兩人卻面臉喜氣,帶著憧憬。古代出行本就不易,除了秀才這種入士的讀書人,其他人出個遠門都要官府開證明,更何況是去遙遠的國都呢。

這次不管陸瑤中不中,對宋橋和大牛回說都是見過大世面的談資。

景元十七年,八月初。

雖是此時已經傍晚,可京城南正門入城的人還是排了長長的隊伍。在靠後的位置便有一駿異非常的馬兒格外引人注目,只見那馬兒長的壯碩又高大威猛,尤其是那馬蹄格外的寬大,更顯神異。

在往上看,便見一少年身著緊身勁裝,五官英俊稜角分明,臉上始終掛著一抹微笑,融化了不似凡人的氣質。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風塵僕僕趕來赴試的陸瑤。

在關城門前,陸瑤、朱儁、羅大志一行七人終於入了城。

京城人煙密集,交通發達,積聚全國人氣,繁華似錦。有詩云:“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

眾人進的城來,便見人流如川,坊間店鋪臨街而設,熱鬧非凡,皆深深為這盛世局面所震撼。

“宋兄,羅兄,這京城真是繁華!只是現在天色已晚,我們該怎麼做?”

已經來過一次的羅大志矜持一笑,道:“不必著急,我們應該先去禮部貢院報道,然後就可以申請居住舉子驛站。但是現在天色已晚,加上舉子驛站房間本就不多,估計此時已經住滿,所以我們還是先找客棧居住吧。

我三年前曾經住過的一戶店家環境不錯,老闆乃是曲州郡之人,為人大方,曲州郡寒門子弟投宿還可以免費。”

眾人聽了都道好,當下便悶頭跟著羅大志左拐右拐,最後停在一深巷小院門前。

朱儁早就心生疑惑,這時停下,便立刻問道:“羅兄,你確定是這家?這是人傢俬院吧!”

羅大志這時嘴角一揚得意一笑,道:“沒錯!就是這兒。”說完便眼光示意一側書童羅成上前敲門。

不多時,便有一青年僕人開了一條門縫,見了門口站了多人。仔細望去,立刻便發現了羅大志,於是邊開啟大門迎了眾人進來,邊笑道:“原來是羅舉人,老爺前兩天還唸叨你怎麼還沒來呢。”

羅大志聽了立刻露出得意又努力矜持的笑容,道:“難為你小子還記得我是誰,諾,賞你了。”說完便扔了一枚三兩重的碎銀。

朱儁聽了不由心中發笑,羅大志也就三年前趕考時住在了此地,平常人還真不一定能事隔三年再想起來。可是誰叫羅大志臉型奇怪,因此得了個外號,叫大蘿蔔頭,任誰見了都得映像深刻。這門房哪有資格跟在主人家身邊,但是心思靈活,說話討喜,也是個人才。

門房笑嘻嘻的接了,當下便領了眾人進院。

因著小院看著不大,似乎並沒有多少房間,朱儁只當羅大志在幫主人家攬生意,心中不由生出埋怨之情,卻也不好說什麼。

陸瑤見了兩人神態,不由啞然失笑。這兩人各有各的缺點,都不是完人,但都不是那種容易產生惡意之人,平時小打小鬧,鬧變扭,都很快就和和好。

進了小院,陸瑤便察覺到小院風水格局上佳,甚至佈置了此方世界特有的陣法,有著聚氣驅邪、生利蘊養富貴的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徐娘的煩惱

張會計呵呵

御靈未亡人

蘇不忘

天禪佛道

蓉城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