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亦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城結束,(快穿)炮灰成神路,洛亦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陽尚未升起,地平線上已經射出一絲紅色的光亮。

天矇矇亮時,陸瑤這些新晉貢士已經按三甲的順序排好了隊等候。這時終於得了旨意,皇上宣眾人進殿。

這時李秋水也是半夜發作,如今正在產房裡。

進了殿,貢士一時緊張,臉上冒汗同手同腳也是不少。陸瑤趁著進殿的時機卻看了宮殿大概,正中央高臺上坐著皇帝和皇后,左右站有兩個太監。

皇帝據說已經五十有三歲了,看起來還是年輕,和皇后如同母子一般。天家威嚴,只是坐著便有稟然不可欺的氣勢。

再次排列站好,這時沒有聖喻不許抬頭瞪眼左張右望。

太監的尖細嗓音響起:“新進貢士見禮,拜。”

眾人按照之前彩排行禮,三拜九磕後,才聽得上面傳來洪亮的聲音:“眾卿平身入座。”

六十六名貢士起身謝恩,這才發覺大殿兩側有序地擺放著案几,眾人按照名次依次入座。

皇帝見眾人都坐下,便道:“眾卿皆是經過層層科舉篩選出來的棟樑之才,日後入仕治國安邦皆是應有之意。自朕建國已經一十七年,如今仍是百廢待興。偏偏西南方邊境蠻子時常入境奪掠,而屆州洪水氾濫,百姓無家可歸。爾等可有濟世之策可以貢獻?每人可隨意挑選一道,時間為一個時辰。”

眾人聽了心底慌慌,往年不都是隨意從四書五經中抽取一句考試麼。再則西南蠻子之事前朝便有,至今未絕。幸好災洪之事,也有規矩處理。

時間有限,考生邊磨墨便苦思冥想,慢慢寫就。

陸瑤緩緩研磨硯墨,略是思考。這其實考的時政,和經義並無聯絡。這時答題便可以看出考生心性、政治敏感度、實事處理,答得好便可以脫穎而出。

而他當年做皇帝時,大半生開闊疆土,處理草原蠻子的優秀政策不能說有上百條,也有六七十條。談笑間灰飛煙滅也是等閒,自己只要寫出一條兩條便可表達自己的政治需求了。

這時帝后兩人高高在上,清晰可見考生的千姿百態。胸有成竹的有,摔破罐子自暴自棄的有,但像陸瑤這樣氣定神閒一臉輕鬆的卻少有。

只見陸瑤不慌不忙,提筆就寫,毫無一絲停頓。

時間有限,題目又是時政,因此貢生每篇試卷不過三四百字。交卷後便有官員領著貢生到一側偏殿,偏殿裡已經備了酒席。一人一張案几,飯菜糕點,葷素果茶皆有。

原以為陸瑤會是第一個交卷,卻不想他是最後一個。皇帝陸陸續續看完前面貢生試卷,這才發現陸瑤試卷上千字。

仔細看了,皇上便拍案叫好。

“此子真是天縱奇才,名副其實。”

陸瑤試卷一一分析了蠻子入侵的原因,邊境情況,又結合朝廷實際,給出了最佳方案。

試卷是輪流看的,因此皇帝看的時候,諸位大臣都是看過了。原覺得陸瑤年輕定是年少輕狂之人,這時也是無話可說。

原本皇上心喜,正要脫口定狀元時,突想起神人有轉世投胎之能。陸瑤如此年輕卻滿腹經綸,聽聞也不過是小家族出身,卻有大氣運,還是要慎用才好。

想了想,就嘆道:“此子狀元之才,但太過冷清,有離世入道之相,還須磨練。就取做探花吧。”

大臣原以為陸瑤是鐵定的狀元了,這時聽是探花,也只道帝王心思難測。

皇上此時已覺得累了,因此一鼓作氣定下狀元、榜眼、二甲傳臚的人名後,便將餘下名次交給大臣定下。自己攜了皇后下去休息,等到頒旨時再入殿主持。

跟隨皇帝打天下的老臣見了卻是心酸,皇帝看著好像還是年輕,到底是老了。沒有了一往無前,不可抵擋的氣勢。

新科進士們在深宮中也不敢多言,更不要提出去遊蕩。就這樣乾坐著,偶爾和左右同年小聲說著話。

末時二刻(下午2點),才有官員領著新人們再次入殿。

皇帝這時已經精神許多,含笑看著新科進士們行禮。

這時便有禮部尚書宣讀,“陸甲方!由新傳臚上前奉旨唱名。”

陸甲方聽的心頭一跳,不過他本就是京城官宦出身,年紀也有三十,為人還算老成。這時便上前跪拜接旨,隨後轉身面對眾新科進士,清聲朗讀道:

“景元十七年一十月,殿試一甲第一名進士王書城,賜進士及第!”

王書城聽了頓時一愣,大腦似乎停止了執行,身體下意識的出列跪拜謝恩。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現代養生開始武道通神

左右X

君睿傳

晨霞之光

遇見一座冰山(網遊)

泡麵都沒了

封神從我元始大義滅親開始

神馬東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