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0|第 160 章,侯門繼室養兒經,蘇 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這樣謹慎小心,倒是笑了,她有皇命在身,料想那些下人也不至於連這個眼色都沒有。趙菁之所以想帶著張媽媽在身邊,其實也是想隨便打聽幾件事情,她雖然不八卦,但最起碼的好奇心還是有幾分的。
“二姑娘的身世,我昨兒也聽你們府上的婆子閒嘮嗑知道了,只是還有些不太明白,老太太怎麼就那麼喜歡大姑娘,按說二姑娘才是老太太的親孫女,我一個外人瞧著奇怪,只怕外頭的人知道了,就更奇怪了。”
其實這事情趙菁依稀也知道一些,說是孫玉娥的父親是為了侯爺死的,所以老太太才堅持讓侯爺認了義女,可再多的,趙菁就不知道了。但徐老太太這樣疼愛孫玉娥,應當是在認義女之前就很親厚了。
“姑娘才來不久,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我們老太太和大姑娘的親祖母孫媽媽從小是好姐妹兒,我們老太太爹孃死的早,從小住在了孫媽媽的家裡,這才認識了老侯爺,老侯爺那時候不過是跟著先帝的小兵,和老太太圓了房,就打仗去了,一直到後來老太太生下了勝哥兒,老侯爺這邊又建了府,這才把老太太接了過來。可誰知道就在侯爺把老太太接過來沒多久,軍隊就打到了孫媽媽的老家,孫媽媽一家人死的死,逃得逃,孫媽媽就落難了。老太太便求著侯爺把孫媽媽給救了出來,後來侯爺就把自己的一個副將介紹給了孫媽媽,沒幾年那副將也死了,孫媽媽便帶著三個孩子,一直住在了侯府。”
趙菁聽到這裡,略略也有些明白了,徐老太太雖然不怎麼聰明,卻是實打實一個善良的人,對於當年的收留之恩一直記在了心上。所以才能對孫媽媽的孫女視如己出一樣,其實也是一種報恩吧。只是……因為這樣一個姑娘反倒遠了自己的親孫女,趙菁多少覺得有些不值得。
張媽媽瞧見趙菁輕輕的搖了搖頭,便好奇問道:“菁姑娘難道不信老婆子我說的話嗎?”
趙菁笑著道:“不是不信,只是覺得如今像老太太這樣知恩圖報的人,倒是不多了。”
張媽媽聽了這話就又嘆氣:“老太太想報恩,辦法多的是了,只是如今把大姑娘養得這般嬌慣了,只怕將來反而害了她呢!”
趙菁聽張媽媽這話,倒是有些見識的,話雖不多,但是句句在理,便又問她道:“你說你是老侯爺立府的時候,先帝賞過來的,那以前也是大戶人家的下人吧?怪不得懂這些道理。”
張媽媽聞言,頓時覺得得了知己一般的,只忙點頭道:“府上好些上了年紀的下人,都是前朝錦安侯家留下的,這武安侯府,就是前朝的錦安侯府。”
趙菁心下已經瞭然,也難怪張媽媽爭不過韓媽媽,像她們這樣在大戶人家當差的下人,最重規矩,處處都不能逾矩,可偏生如今的武安侯府,哪裡有規矩可言,她一個老媽媽,雖然知道規矩,奈何徐老太太不給她立威的機會,她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了。
不過這些事情,似乎又和自己沒什麼關係,趙菁心裡終究是嘆了一口氣,看來徐老太太喜歡孫玉娥這件事情是很難改變了,有孫玉娥在,徐嫻實在很難上位,況且她的生母,的確又是這樣的身世。
“張媽媽,二姑娘瞧著可憐見的,這些年,你沒少暗地裡疼她吧?”像張媽媽這樣大戶人家的下人,做事都是很懂分寸的,若是明著幫徐嫻,只怕越發不得孫玉娥那些人的待見,如今趙菁見徐嫻不過得雖然不好,倒也沒至於被欺侮的太可憐的樣子,想必也有這一位的功勞了。
張媽媽得了讚賞,心下有幾分安慰,只是一想到將來徐嫻終究還是可憐,便又忍不住落下淚來:“其實侯夫人雖然在老太太跟前不得寵,對嫻姐兒倒是很和氣的。”
“我跟你們說過多少次了,侯夫人喪葬期間,讓你們注意一點,別做在明面上,你們怎麼還是不聽?若不是昨兒老太太派了人來說過了,今天那菁姑娘就這麼跑了來,那我們這武安侯府的面子裡子都不要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