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17章,侯門繼室養兒經,蘇 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嫻已經十三歲了,這個年紀若是性子有些急的人家,只怕早已經定下親事了。所以徐嫻迫切的需要一個疼惜自己的長輩,將來好為她的終身做打算。瞧著徐老太太這架勢,怕是指望不上了,但若是有一個心疼自己的嬸孃,那徐嫻就有指望了。
怪不得侯夫人死了,徐嫻這樣傷心,其實即便她沒有想得這樣深入,哪些人真心對待她,她還是分得清楚的。
張媽媽嘆了一口氣,侯夫人死了,侯爺怎麼說也要隔上一年再娶親,到時候徐嫻就十四歲了。還不知道將來娶進門的,是個什麼樣的人,若是太年輕不厲害的,怕也只能像前頭一個一樣,鬥不過孫玉娥,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罷了。
兩人說話間已經到了外院,趙菁也沒有功夫去想徐嫻的事情了。院子裡依舊是和尚們唸經的聲音,趙菁進了院子,才瞧見昨兒去了的沈從才坐在廳裡頭。
沈從才看見趙菁進來,急忙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迎了上去。一旁的小宮女也迎了上來道:“姑姑,這位沈大人是過來送銀子的。”
趙菁端然的朝著沈從才福了福身子,話還沒說出口,心裡倒是有些不明白了,正要開口發問,那沈從才只先開口道:“我昨日回了衙門,才知道原來攝政王早已吩咐過,已經預先支了一萬兩的銀子出來,是專門留給武安侯辦喪事用的。曹大人看了姑姑的賬本,也說做的清楚,只是省儉了點,朝廷再缺銀子,也缺不了這些,今兒就讓下官給姑姑送了過來。”
沈從才說完,就從袖中拿出了一張一萬兩的銀票,雙手奉給趙菁。
趙菁想接,卻又不想接。武安侯夫人的喪事,論規制排場,絕對算不得儉省了,而朝廷如今正是缺錢的時節,這一萬兩銀子雖然不多,卻也可以買上幾擔軍糧。銀子送了過來,想花自然也能花掉,但沒有這個必要。若是給了武安侯老夫人呢,只怕一眨眼,又落到了孫玉娥那群人的手中。
“替我謝謝曹大人,只是這銀子,我便替老太太做個主,就不收了,若是曹大人一定要給的話,就把這一萬兩銀子,直接歸到給侯爺的軍餉中去,雖然不是什麼大錢,好歹買幾擔糧草。”
“這……”沈從才不過就是替人跑腿辦事的,但自從他接了這銀子,卻也明白曹大人的心思,既然是攝政王親自囑咐的,這銀子肯定是要給趙菁的。只要銀子給了出去,她到底怎麼花,那跟戶部就沒有半點關係了。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兒餅一樣的一件好事情,可趙菁偏偏就不要,沈從才不得不佩服起趙菁的氣節來了。
“姑姑這樣做,下官倒是不好向上頭交差了。”
“沈大人只管照我的話說就是,就說這是徐老太太的意思,她心疼兒子,總該合情合理了吧?”
沈從才還是有些為難,但還是勉強點了點頭,只開口道:“那下官就替大雍的將士謝謝姑姑了。”
送走了沈從才,趙菁心下又不安了起來,攝政王日理萬機,卻還記掛著武安侯府的喪事?攝政王妃久病纏身,卻還特意過來給侯夫人弔唁,當真是皇恩浩蕩了,也不知道他們骨子裡賣得什麼藥!
趙菁想了一會兒,又覺得腦仁疼,只要這火不燒到自己的身上,隨便他們做什麼都成。趙菁掰著指頭數了數,離她真正出宮的日子,還剩下不到半個月了。從那以後,她就真的要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第二天一早,因趙菁回稟過了徐老太太,門房一早就備好了兩輛車,趙菁帶上了張媽媽,並兩個自己用的順手的小宮女小太監,再有尋常跟著張媽媽的兩個婆子,一行人往普照寺去了。
普照寺離京城約莫三四十里路,馬車大概要一個半時辰,趙菁和張媽媽坐在車裡無聊,便也閒聊了起來。
“老太太如今不管事了,家裡的一應大小事情現在是大姑娘管著,可大姑娘其實能懂個什麼,不是我說,以前錦安侯府上正兒八經嫡出的姑娘,到出閣前還是不理庶務的,她一個鄉下來的野丫頭,哪裡會這些,不過就是都聽韓媽媽一個人的而已。韓媽媽當初在孫媽媽身邊,學了兩年,也算有點門道,但好些事情還不是一樣沒頭沒腦的。”
對於張媽媽這種出身正統的奴才來說,像韓媽媽那樣的村婦,只怕是連做下人的資格也沒有的。也難怪她這些年憋屈,提不起精神跟她們鬥。不是同一水平線上的對手,切磋起來也確實困難,人家光不安套路出牌這一項,就能把一向把規矩看得相當重的張媽媽給氣死了。
“要是侯爺再不回來,這侯府只怕要亂了天了,前頭若不是有老侯爺留下的幾個老管家看著,只怕也要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