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風雪雲中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軍整體劃出,改為日軍大本營直轄。而接替其駐防晉東南的那個獨立步兵第十四旅團,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戰鬥力上都差很多。
從內線傳來的情報來看,該旅團絕大部分的軍官都是幾次動員的,或是一些特設軍官之類的。士兵老的老、小的小,老的三四十歲。小的十六七歲,甚至就連鬍子都沒有長硬,整個就一個半大孩子。
不過六十二師團雖說沒有撤回來,但是回撤的第一軍卻運回來了大批在豫中會戰中,繳獲的重慶方面武器裝備。這批武器裝備,除了留下一部分自用之外,大部分被日軍用來補充和擴編偽軍。
此時日軍戰線已經拉的不能再長了,後勁已經明顯出現不足的日軍,為了避免自己的統治區不被八路軍蠶食,只能不斷的擴大偽軍。否則,不說別人,單單就這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就只能在長治城內坐緊閉吧。
即便是這樣,這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也很難抽調出機動兵力來。其所屬各個控制區的日偽軍,一般都是死守在據點裡面基本上極少出門。即便是出門,一般也是由偽軍出面,自己是則躲在據點裡面。
作為日軍眼中的鐵桿漢奸,王鐵石在當了整整七年的漢奸之後,不僅給自己混了一塊,除了北平那個偽華北綏靖總署承認,即便是南京的汪偽政權也只是預設,就連日軍都不承認的少將牌子之外。這次日軍大幅度擴編偽軍,這個傢伙撈取了很大的好處。
這些武器裝備,很大一部分裝備給了王鐵石部。同時日軍將俘獲的中國戰俘一部分,也補充給了王鐵石所部。到了當年八月份,王鐵石所部猶如吹起一般的膨脹起來。補充進來的部分戰俘,再加上強徵了一部分本地青壯年,該部偽軍擴編到了七千多人。
在完成重新大規模的整編之後,該部偽軍至少在山西偽軍之中足以堪稱精銳。每個團下屬一個重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裝備有四挺國造二四式或是三十節重機槍,四門國造八二迫擊炮,每個步兵連都有六挺輕機槍、三個擲彈筒。
士兵每個營有兩個連,配備都是漢陽造步槍或是石門造的辛巳式步槍,另外一個營則是中正式。原有晉造槍械以及村田式步槍等,子彈不多的雜牌槍械,現在已經全部徹底的淘汰。就連四年式步槍,現在都已經基本上退出來了。
輕機槍的品種雖說有些雜,不少是比利時機槍和捷克式機槍,以及戰前進口的法國造七九輕機槍,但數量卻是相當的充足,而且口徑也全部是七九口徑。每個連六挺的配置,甚至足以讓晉城的那個汪偽第六方面軍看了都羨慕。
那位東陵大盜自己有一個小兵工廠,但作為南京汪偽政府的軍隊,遠不如直接被第一軍控制的王鐵石部享受的待遇高。他們大部分裝備的還是土製槍械,機槍每個連不過三到五挺。這次日本人分大餅,基本上沒有給他們補充什麼。
偽軍連長以上軍官,全部都配備了駁殼槍。排長一級的,則全部都使用馬槍。一個連從原來的七八十人,兵力配置幾乎整整翻了一番,達到了一百四十多人。各級偽軍官中,不少都是被俘的那邊軍官,整體軍事素質也不能與以往同日而語。
而王鐵石這個傢伙,還藉著這次擴編的機會,利用自己的心腹和嫡系,專門組建了一個裝備更加精良的特務營。這個營全營上下清一色都是中正式步槍,以及捷克式輕機槍。每個連的輕機槍編制達到了九挺,步槍也沒有一支漢陽造。
排長用手提機關槍,連以上軍官清一色的都是德國原廠快慢機。營直屬四挺二四式重機槍,兩門八二迫擊炮。擔任營長的是他一個嫡親的侄子。這個手槍營的火力,幾乎等於一般的部隊兩個營。
擔負他身邊護衛的一個手槍連,除了九挺輕機槍之外,每人全部都是長短兩支武器。這個手槍連,全部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組成的。不過日本人只給了他,五門在豫中戰場繳獲的老式法式山炮。
別的火炮繳獲了不少,是一門都沒有給他。而且在彈藥上,一律由日軍顧問控制。平日裡,每個步兵只配發三十發子彈。炮兵更是一枚炮彈都不配發,都控制在日軍顧問手裡面。作戰的時候,在由日軍顧問下發。
同時根據內線傳來的情報,這個傢伙手中還儲備了一批中正式步槍,以及三十多挺輕機槍,以及五挺重機槍和兩門小炮沒有下發。連同換下來的武器裝備,秘密的儲存在一個除了他心腹之外誰也不知道的地點。
再加上這個傢伙對補充進來的一戰區戰俘,並不是很信任。被移交過來的被俘人員中軍官,只能擔任副職,班長也一律都改為副職。士兵則是徹底的打亂,與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