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部分,無上神兵2,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道行天尊說著,拿出一個紅焰圈來,只見仙光一閃,圈中躍出一隻麋鹿來,這鹿長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但整體看上去卻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原來是一匹崑崙仙獸四不象!
道行天尊將這獸圈交到姜尚手上,笑道:“這四不象腳程極快,登山涉水如覆平地,騰空踏雲不在話下,師弟得此仙獸,也能省不少氣力。”
姜尚見師尊如此慈愛,唯有長嘆道:“是姜尚凡根欲骨、修不成天道,師尊厚恩,無以為報。”
道行天尊又取出一支長如利劍般九節竹鞭,道:“此寶名喚‘打神鞭’,乃師尊隨身之寶,威力端是厲害,你可收下做個護身之寶。”
姜尚目中垂淚,望著玉虛宮叩拜三次,起身道:“多謝師尊厚愛,多謝師兄愛護,姜尚這便去了。”
道行天尊揮手道:“師弟但去人間顯顯本事,若有人敢欺我崑崙弟子,只管上山求救,我崑崙門下萬萬不會坐視不理。”
姜尚點點頭,跨上四不象、收起打神鞭,縱起一朵祥雲,便往山下而去……
待姜尚去後,玉虛宮中方才轉出元始天尊,他望著姜尚離去身影,搖頭嘆道:“姜尚下山,大亂在即,道行,我今日教你施恩於姜尚,來日或可免你形神俱滅之劫。”
道行天尊拱手道:“多謝師尊一番佈置,弟子命數註定,此生不但無法得住天界、更有性命之危,鴻鈞祖師親口定我命數,只怕姜尚也是無能為力。”
鴻鈞祖師雖視三教為一門,但斬殺道行天尊卻是他在九洲之際所立的誓願,始祖之力,無可匹敵,道行天尊託庇元始門下,道行日漸消退,來日更要死於刀兵之下,這便是命數!
始祖所定命數,三千世界無人能違,元始天尊將希望寄託在姜尚身上,為的不是讓道行天尊免死,而是留有一線生機!
只要封神之際,姜尚手下留情,縱得道行一縷殘魂,他年未必不能再修仙道……
元始天尊搖頭嘆道:“也罷,姜尚雖得了我滅力神獸、滅道神鞭,以他凡修之力,只怕法寶神獸億萬分之一的威力也沒有,你好生注意,但凡姜尚上山求救,必要及時派人相助。”
卻說姜尚騎著四不象,來到崑崙山下,卻被一人攔住去路,這人自然便是申公豹,申公豹在山中被元始天尊禁住,不許他下山廝混,他正無聊之際,忽聽姜尚居然可以下山去享人間富貴,心中不禁怒火萬丈,急急趕到山下阻攔。
山道上。
“姜尚,你果然凡心未斷,只學了五十年道,便偷偷下山,這般根骨,如何能成仙道?”
申公豹三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心中暗恨元始偏心,這人間富貴、無邊奢華憑什麼讓這駑鈍道士得了?他申公豹堂堂祖師坐騎,今世道門尊者,卻只能在山中餐風飲露?
姜尚苦笑道:“師弟,非是我要下山,而是仙山不留凡人,我學道五十年終是進境太慢,有生之年無望仙道,師尊便命我回家安生立命,若是可以,我豈會願意下山?”
‘真是個痴傻之輩,這崑崙山有什麼好眷戀的?人間無邊繁華竟不喜歡,倒喜歡起了餐風飲露。’
申公豹心中一動,卻也不再滿面怨憤,道:“好,你自回你家,我也正好藉此良機,去往人間走走。”
姜尚大驚,道:“師弟,不得師尊吩咐,無令不可下山,你這般行事,師尊必定怪罪!”
申公豹冷笑不止,道:“偏生你可以下山,我卻不可以?我卻也不是元始親傳徒弟,他也管不著我,如今我還是歸去截教就是!”
他出身闡教,卻成了截教一代教主坐騎,他交遊廣闊,兩教教門通行無礙,各家弟子俱給臉面,如非鴻鈞老祖、天皇上帝鈞旨,何人能管得著他?
申公豹說著,腳下仙光一縱,一瞬間閃了幾閃,不知投往何處去了。
這個申師弟歷來膽大包天、肆意妄為,姜尚無奈,也不去管他到底往何處去,只得一拍四不象,駕起一陣清風,施施然便往家中行去。
去時少年,歸時白髮。
景物依舊,人事皆非。
學道五十載,得享神仙名,隱士姜尚之名,終是傳到文王姬昌的耳朵裡,八十子牙逢明主,這一番君臣際遇,開創了此後萬世君臣楷模……
姜尚助周軍,申公豹心中暗恨姜尚,故而反助紂王,一場波及天地神人鬼的封神之戰自此展開……
PS:關於封神之戰,在此不想多寫,可以去看封神演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