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年節,後宮文華傳,李洛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容彥所說的是真是假,她是我的掌事宮女這一事卻是在無異議。這段日子來,她也一直在本本分分地做著掌事宮女的事情。思鳶和念鴦私下也曾經跟我說,看著容彥姑姑並不像是其他宮裡的人。
我卻讓她們仍要小心著,當初菱兒也是如此,並看不出來什麼。索性也不會將他們趕了出去,不如就這樣放著,只不過小心提防著就好。
近來,宮裡便無大事。只有一件,那便是進了十二月,年節就將臨近了。記得仍在家中的時候,每每到了十二月,家中就開始忙了起來。各處的管事要來找母親回報莊子鋪子的賬目,管著各事的管事娘子也要來回的請示事情。自打進了十二月,就開始籌備著年節了。
而各地的百姓也是如此。進了十二月,似乎每個人臉上都會帶著點要過節的喜氣。即便是家中貧困,沒有閒錢置辦年貨,也會照著規矩扯些新布,簡簡單單地過這個年節。
宮裡自然不比尋常百姓家。年節的時候還要宴請命婦,自然也是早早地就做著準備,一時間,各宮各房之間忙裡忙外,到處都充滿著忙碌和喜慶的氣息。
早上起來梳頭的時候,我想起來這一茬,便問了容彥一句:“你入宮前,年節都是怎麼過的?”
容彥便跟我說起來她幼時的年節,原來她還有個妹妹,叫做容虹,那個時候家裡窮,父親又是瘸子,母親日日在一個大戶人家裡漿洗衣裳賺些錢。
容彥說到母親的時候,明顯眼中有些淚花。卻依舊噙著,努力不哭出來。又繼續說:“當時奴婢和妹妹都盼著過年節,因為母親可以從主家帶回來一塊肉,還有好吃的糕點。”
“後來那一年,母親給人漿洗的衣服出了問題,說是沒有洗乾淨,導致那家人裡懷了身孕的五姨娘起了疹子。母親就被趕出來了……那年的年節,母親沒有帶回來肉和糕點,反而帶回來一身的傷痕…不懂事的妹妹鬧著吃糕點,母親躺在床上哭著,父親在椅子上坐著嘆著氣…”
“奴婢就去找了收宮女的嬤嬤,賣身進宮,拿著賣了自己的十兩銀子,給母親買了藥,又給妹妹買了糕點……那是奴婢在家過的最後一個年節…一入宮門,我便再也出不去了…”
這時,她卻再也忍不住淚水了,兩行清淚順著臉龐滑了下來,她連忙擦了乾淨,又揚起來一個笑容:“奴婢該死,現如今一切都好了,何苦大清早的惹了小主不開心。”
我從銅鏡裡看著她的樣子,心下一軟,安慰她道:“不必自責了,若是我今早不問你,你自然也不會說。若是自責,那豈不是我的過錯了?”
她連忙跪下,說:“奴婢不是這個意思……請小主責罰……”
我卻將她扶起來,說:“你莫要動不動的就跪下,我這裡沒有那麼多的規矩,若是整日裡的如此跪來跪去的,你不嫌累,我還嫌累呢。好了,快些與我梳好髮髻,不要誤了請安的時辰。”
梳著頭,我卻有些走神的想起來入宮前的年節。那時候母親總是會指揮者管事娘子們去做著各項的準備工作,各種丫頭婆子魚貫進出,需要採買的,領了對牌出府去,需要準備的,將丫頭分成幾隊,輪班負責著。
近兩年的年節裡,母親總是將我帶在身邊,做著每一樣事情都仔細得與我講解。妹妹總是粘著我,也要在一旁學著,母親卻總是讓弟弟將妹妹領了出去玩。又使了丫頭婆子仔細盯著,莫要磕著碰著。
每次年節,母親還會使人去榮昌衣閣請了繡娘來,又帶來當下榮昌衣閣時興的布料,給我們姐弟三人裁製新衣,還會帶著我和妹妹去隆記選些首飾,在年節的時候將我們三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自然,母親也會給父親做了新袍子,父親總是微笑著看著母親,體貼著說著又辛苦了。
在年節到臨的前一天,還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請祖。因為三十夜裡要祭祖,在提前一天的晚上,要由宗族裡的前去請祖,然後在三十的夜晚,在家中的正堂裡擺上雞鴨魚肉,各種時令水果,供奉祖先。
家中的宗族男子也要在三十晚上舉行儀式,念祭文,以及跪拜。年幼的男孩子就由叔伯領著或者抱著一起行禮。家中的媳婦或者女兒是沒有資格祭祖的。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領著妹妹從門外偷偷的瞧著弟弟跪拜,很是羨慕。
年節裡最熱鬧的,無非是三十晚上和初一清早。三十晚上的時候,廚房裡會包了許多的水餃,巧手的丫頭婆子也會用各種蔬菜汁和了面,做出來各種各樣的年糕。有用棗做眼鏡的麒麟,有小兔子,還有一些各種吉祥花紋的糕餅。
到了晚上,吃過了年夜飯,便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