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大宋將門,青史盡成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沉吟道:“呂岩這個案子,根子在地方財政枯竭,而和梁縣相仿的州縣,不在少數,以我的觀察,至少有一百個以上!”
“什麼?”
王雱嚇得瞪圓了眼睛,“叔父,你不是說笑話吧?”
“這還是保守估計,實際上,在每一個大城市的周圍,都有一圈經濟凋敝,民生困苦的縣城。像呂岩這樣,想辦法弄作坊,增加財政的,還算是好官。很多官吏只會欺壓百姓,增加苛捐雜稅,橫徵暴斂,出人命的情況不在少數!人家丟擲這個案子,實在是厲害。打到了軟肋,我說句不客氣的,為什麼那麼多官吏,要保呂岩!如果呂岩活不了,大宋朝的九成以上的地方官吏,都該砍頭!有些人應該滅九族!而這些人當中,不少可都是變法的干將!”
……
遇到了病症,就需要大夫們會診,宮裡和王安石這邊都在反思,而王寧安自然也不例外,他看的更深一些。
每一個大城市,就像是一個蓄水池,城市越大,越繁榮,吸引力就越強。
都有什麼流入了城市呢?
勞動力,而且還是最精華的勞動力;其次就是糧食蔬菜,各種生活物資,還包括煤,木材等等;第三,就是錢,沒錯,城裡的生活方便愜意,原來很多在鄉下安居樂業計程車紳地主,也都跑到城裡買了房舍,他們除了收租子的時候,回家看看,大多數時間,都在城裡生活。
甚至許多人都把孩子送到了城裡的學堂,他們也投資一些鋪面,坐吃租金,比起地租的回報豐厚多了,完全是樂不思蜀。
勞動力、資源、財富,全都往城市流,結果還用多說嗎?
王寧安之前給趙禎分析過,認為隨著黃金湧入,大宋會出現嚴重的危機……他當時的分析,只是整個問題的冰山一角。
就拿這一次的案例來說,梁縣就是如此,由於離著西京不遠,大量的勞動力流出,丁稅收入暴跌,田賦也下降。
原本的鄉村,是個超穩態的結構,有什麼事情,家族宗法就可以解決,當然,很多人批評宗法,認為不合理,但確實是減輕了朝廷的開支。
現在的問題是將青壯勞動力抽走,就好像一個房舍,沒有了頂樑柱,能不出事嗎?沒有一幫熱血正義的青壯年,沒人願意主持公道,地方上的犯罪能不增加嗎?
亂子越來越多,自然要求地方衙門有更多的作為,可是他們的預算又不夠,等於是既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
捫心自問,能不出事嗎?
這麼多年了,王寧安也算是久經大敵,不管是什麼樣的對手,他都能從容應付。
如果對方真是想靠著陰謀詭計,奪取皇權,搶奪位置,他只管下狠手就是了,沒什麼好客氣的。
其實不只是他,趙禎也能下手。
老皇帝早就存了心,要給兒子掃清障礙。
可問題是他們為什麼都下不去手,就因為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陰謀!
有人在裡面推波助瀾,渾水摸魚,這是誰都知道的……可問題的本質在於變法帶來的後果出現了。
不能說變法不好,也不能說變法不成功,但是,別管多好的良藥,都會產生副作用,是藥三分毒,就是這個理兒!
你推青苗法,推方田均稅法,推幣制改革,壓低利息,鼓勵工商……這一套做下來,帶來了城市繁榮,帶來了國富兵強,帶來了萬邦朝賀!但同時也帶來了人員流動,也帶來了地方困窘,財力不濟,各種亂象叢生。
這一次是周峰的案子,下一次呢?會不會就是有人造反?烽火遍地?
不患寡而患不均!
地方上的豪強勢力,野心家們,就沒有想弄出點動靜的?
王寧安不由得想起了許多東西,倭國算是老實團結的典範吧?可是在維新變法的時候,冒出了許許多多亂子,甚至直接內戰了,北極熊更不用說,沙皇都被幹掉了,其他國家,也是各種亂象頻發,遠不是後世粉飾太平的史書寫得那麼簡單,那麼輕描淡寫!
你說一句變法帶來的必然犧牲,就想掩飾殘酷的事實嗎?
別忘了,那可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啊!
王寧安遲遲不動,不是因為他腦殘了,弱智了,而是這一次,他的敵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那些賣力演出的人,不停影響輿論的傢伙,在王寧安看來,就是一群跳樑小醜,一隻手就能碾碎!
別說是他,就算他手下的人,也能輕鬆解決。
麻煩的是走到了這一步,大宋處在一個鳳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