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聲依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時也,命也,運也,這個明星過於兇猛,貓聲依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是因為這次接到的角色是個小配角?
就在他瞎猜之際,呂布開口了,笑著說:“多加一個零。”
張縉登時驚呼道:“3萬?臥滴媽喲。”
這激動得蜀川話都出來了。
要知道,呂布從6、70塊錢片酬到4000塊錢片酬只用了三個多月時間,現在又是三個多月,再給翻了差不多十倍。
簡直恐怖如斯。
呂布卻十分淡定,聳聳肩道:“乍一聽是很多,可對比原來的演員張振,那是少之又少。”
張振91年出道,首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提名第28屆寶島省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後面又發行了個人首張音樂專輯《一走了之》,出演文藝片《春光乍洩》,早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片酬自然不是他能比的。
3萬塊錢對於《臥虎藏龍》的男二號來說,是低了,但李鞍認為這個價非常合理。
因為,在他心裡張振仍是最優人選,退而求其次是不得已而為之,同意呂布出演更是在送袁合平一個人情。
呂布也懂這個行業的規矩,名氣就是錢。
所以現在只要有戲找他,不管角色大小,就一個字——接!
有錢賺,又能提升演技,為什麼不呢?
至於片酬,等到知名度上去了,自然會跟著漲。
——————
——————
隨著太陽的升起,溫度慢慢升高了。
張振的意外受傷耽擱了三天,而這期間,章籽怡有持續在練習馬術和打戲,呂布又不需要練這兩項,所以並未影響整體進度。
上午,李鞍搞了一個劇本圍讀,對即將要拍的戲份進行梳理,拍攝流程安排得很細緻。
這裡就不得不提,好萊塢製作電影與國內製作電影的區別了。
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所採用的專案架構是,美術指導與攝影指導配合導演,構成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執行製片人、製片主任服務於製片人,構成主要的管理團隊。
國內則是,出品人作為資方代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導演作為整個製作團隊的核心,維護著電影的品質,監製或製片在目前的國內電影市場,往往承擔的是一個平衡多方利益和服務的角色。
反正無論是“製片人中心制”,還是“導演中心制”,都各有利弊。
在這個臨時佈置的小型會議室裡,有一個人引起了呂布的注意,就是即將會與之演對手戲的章籽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