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聲依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9章,一家獨大,三家失落,這個明星過於兇猛,貓聲依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你說不好看吧,又沒有提前離場或者打瞌睡的想法,你說好看吧,又沒有特別深刻的記憶點。”
“我是來數明星的,確實多,來了半個娛樂圈的一二三線演員、歌手、導演。”
“中規中矩,談不上爛,也談不上好。”
“其實,有的情節看著還是挺感動,挺激情的。”
“是啊,主旋律電影能拍得不尬,能看,就已經很難得了。”
“作為商業片,它是成功的。”
……
從影廳出來,聽到散場的觀眾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這些評價落到呂布的耳朵裡,沒有感到意外,或者感到失落,因為都是實話。
走馬觀花一樣的劇情,一閃而過的明星,不被歸納到爛片中,就偷著樂了,還要什麼腳踏車。
而從昨天上映首日的3500萬票房來看,資料不是很樂觀,不過這種片子一般都會有單位組織去觀看的,屬於穩定型。
況且,他們都是零片酬出演,票房的多少,已經跟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再有就是,同期的其它幾部片子,票房和口碑相當嚴峻。
《十月圍城》,首日票房00萬,評分77;
《刺陵》,首日票房1200萬,評分39;
《蘇乞兒》,首日票房880萬,評分51。
《十月圍城》是一部標準的商業電影,幾乎囊括了市面上能見到的所有型別元素,只差一步的愛情、如何突圍的懸疑、具有新意的武打、肉身被毀的驚悚,以及三觀端正的宣傳,再加上豪華明星陣容,但虎頭蛇尾,過於沉重,缺少爆點,看來是收不回15億的成本了。
《刺陵》重新整理了周桀倫電影最低分,劇情邏輯混亂,廣告植入過多,主角行為不合理,臺詞雷人,雖然擁有一個顏值和演技都不錯的明星陣容,但影片的質量並未得到保障,是為國慶檔第一爛片。
《蘇乞兒》的動作場面沒有讓人失望,打戲幾乎佔據了全片一半的篇幅,每一場都各具特色,雖然無甚突破,但也總算延續了袁合平一貫的高水準,除此之外,該片再無任何亮點,主線是港臺武俠片中最為常用的復仇故事,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老套的故事,也講的漏洞百出、怪誕無比。
“八爺是第一武指,這點毋庸置疑,但作為導演,卻不太合適,更糟糕的是,他還用了一個不入流的編劇。”
這是姜紋給出的評價。
“武俠片,已經逐漸走向沒落了啊。”
呂布唯有長長一嘆。
“武俠片的變化可以追溯到陳凱哥的《無極》,這部影片似乎預示了武俠片由純粹的‘武俠’向崇尚‘技術中心主義’的轉變,從那時起,特效越來越令人驚豔,商業氛圍也越來越濃厚,而正義和俠士精神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被稱為‘古偶劇’的影片,雖然聲稱表現了‘民族大義’,但實際上卻充斥著俗套的愛情情節。”姜紋嘗試著分析。
“《無極》也好,《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也好,外國資本的湧入無疑提升了這些電影的特效,使其更加逼真,但是同時呢,武俠電影的核心元素也在慢慢的消失,有利有弊吧。”呂布輕輕搖頭。
“不過,武俠片還沒有死。”姜紋突然來了一句。
“沒死?”呂布陷入了沉默。
“因為有你啊。”姜紋嘿嘿笑道。
“我?”呂布挑了挑眉毛,道:“饒是我再厲害,也無起死回生之術啊。”
“有,只需伱自編自導自演一部武俠片,即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姜紋一本正經的道。
“算了吧,我這水平,只會雪上加霜。”呂布在次搖頭。
對“武俠”二字,他的確有一些特殊情感,怎麼說他都是憑藉武俠劇武俠片發展起來的。
但如果說,靠他一個人就能復興這個型別,根本就不現實。
即便他拍一部票房口碑雙爆的武俠片出來,也無法改變武俠片的現狀,因為現在資本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了,他影響不了別人。
——————
——————
十月中旬,呂布的假期結束,與曾嚟一起進組了。
《潛伏》這部劇的拍攝,有序的進行著。
導演是姜偉,屬於實力派,2001年擔任家庭倫理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編劇,2004年憑藉刑偵懸疑劇《沉默的證人》獲得南方盛典年度新銳導演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