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聲依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名揚海外,這個明星過於兇猛,貓聲依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屆亞運會射箭比賽的場館是卡達魯塞爾射擊場。
今天的天氣不錯,無雨無風。
離比賽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俞飛鴻等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進場了。
有時間的都來了,張幗榮、夏宇、姜紋等,還有梅亭、劉曄、劉亦非等。
剛到看臺上,就聽見有人把充氣棒敲得梆梆響,還有特別整齊的口令“大韓民國”。
原來,這是一支韓國的啦啦隊在排練。
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韓國的“紅魔”啦啦隊和殺進四強的韓國足球隊一樣令人吃驚。
而在本屆亞運會的射箭場上,這支隊伍也來了,人數不多,聲勢卻不小,而且相當的專業,充氣棒、國旗、鑼鼓等等行頭裝了幾大盒子。
“看看人家,再看看我們……”夏宇望著自己手上的一瓶礦泉水說。
“我沒想那麼多。”俞飛鴻想的是人來就夠了。
“咦,他們不是韓國的啦啦隊嗎?怎麼還有給阿布應援的?”曾嚟眼尖,看到了部分充氣棒上寫著的是“呂布,加油”。
這支啦啦隊有三十多人,大都是“大叔”、“大嬸”。
僅有的七個年輕女孩,她們手中拿著的應援道具,都是支援呂布的。
“那不是金喜善、宋慧喬和宋允兒嗎?”胡婧認出了其中的三個。
“還真是。”袁湶點頭。
“阿布的魅力也太大了吧。”梅亭略顯驚訝。
“逍遙哥哥現在可是亞洲巨星!”劉亦非揚起了下巴。
“該不會……”俞飛鴻眯起了眼睛。
“……”曾嚟、胡婧互看一眼,陷入了沉思。
其他人並不知道幾人的心思,拿著票找座了。
很快,金喜善發現了他們,隨之小聲告訴了宋慧喬和宋允兒。
三人合計之後,主動過去打了招呼。
俞飛鴻等人也是禮貌回應,而且還從她們那裡拿了一些應援道具。
接著,陸陸續續有觀眾進場。
但射箭是冷門專案,加上在多哈的中國人不多,上座率只有三分之一。
如果舉辦地是在東亞或者東南亞,那必定坐滿。
呂布雖說被掛上了“亞洲巨星”的頭銜,實際上在文化差異較大的西亞、中亞和南亞影響力有限。
“我在網上翻了下資料,韓國隊好像非常厲害。”劉曄找了個話題。
“嗯,在亞運會和奧運會有一定的統治力。”夏宇點頭道。
“射箭在國際大賽中之於韓國,幾乎相當於乒乓球或者跳水之於中國。”姜紋跟著道。
“這個專案在韓國頗為流行。”姜倵補充道。
“應該不是弟弟的對手吧?”王組賢問道。
“你啊,把‘應該’和‘吧’去掉。”張幗榮笑道。
“阿布在全運會上控分還把世界紀錄提高了15環,就這個成績,韓國隊都到不了。”秦海路說道。
韓國射箭基礎的雄厚遠遠超過其它地方,拿全國冠軍比奧運奪金更難。
從小學到中學,射箭在韓國青少年中紮根,選材範圍廣,人才更替快,競爭異常激烈。
這樣的韓國射箭,要想扳倒的確不容易。
不過……
那是以前。
現在有呂布在,結果就不同了。
來到比賽時間,選手們進場。
韓國的啦啦隊率先發力,各種敲鑼打鼓,幾十人整出了幾百人的陣仗。
不過,他們並非聲勢最為浩大的。
當中國隊出來。
“哦哦哦!”
“二哥牛逼!”
“中國隊加油!”
多哈的中國人是不多,但今天能來的都來了,是現場人數最多的。
雖然沒有那些專業的應援道具,但是當國旗一搖起來,登時喊聲震天。
隊員們也揮手回應。
呂布看到了俞飛鴻等人,一大幫子,比全運會那會還要多,就是高園園、賈靖雯忙著拍戲,請不了假,只能是在劇組拿個小電視機看直播。
又發現了金喜善和宋慧喬,她們過來在意料之外。
還有一撥穿著整齊紅色衣服的,是其它專案的中國運動員,有不少是粉絲來著。
而央視體育頻道的攝影師、導播都很懂收視率,一個一個的給了近景特寫。
“論牌面,我只服二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