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1部分,一言通天,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徐言於死地,只是沒人看得出管家何時會下手而已。
很多人看出的破綻,在蠱國中並不存在。
至少言侯對於管家十分信任,畢竟老管家是看著他長大的,如此親近之人,豈能心懷歹意。
局以成,而且還是死局。
局外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局中人卻看不破這天,這地,這方真實到令人生不出半點懷疑的世界。
言侯依舊我行我素,喜歡熬鷹養雀遛狗,時而潑墨一番,繪幾幅山水人像,或者倚在花園裡,懶洋洋的喝著清酒,聽著侯府藝人演奏的小曲兒。
世家公子般的言侯,毫無大志,過著優哉的生活,如果說唯一讓他顯得有些朝氣的時候,便是每天固定的演武之時。
言侯依舊在習練著怪異的掌法,看不出半點威力,只不過速度越來越快,終於在一月之後的一天,言侯不在練掌,而是改為了練拳。
言侯的拳,十分緩慢,看得人昏昏欲睡,更別提絲毫威力。
儘管緩慢,言侯依舊孜孜不倦的演練著陌生的拳法,從緩慢,到快速,直至最後的行雲流水。
這一套拳法,言侯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才練成。
第1461章 言侯演武(中)
除了練拳,言侯最喜歡的事便是迎接蟻國的挑戰。
以黑犬為先鋒,以穿山甲為大軍,只要桃林裡出現螞蟻組成的字跡,言侯就會自封將軍,帥軍出征,為捍衛桃林與蟻國決一死戰。
來自蟻國的挑戰書終年不變,組成戰字的螞蟻卻換了一代又一代,言侯後來越發瞭解了蟻國,斷定蟻國的國主是個識字的,不過只認得兩個字,一個戰,一個傻。
“一戰就傻,蟻國之民不過如此,多年的手下敗將,難道要讓本侯斬盡殺絕麼,哼,出征!”
再一次看見桃樹上出現螞蟻字跡的言侯,氣宇軒揚的帶著家奴征戰桃園,一時間人喊狗吠,好不熱鬧。
“到現在還看不出蟻字的含義,你個大傻子!我甄無名沒有你這種朋友!別說你徐言認得我!丟人,丟人!”
蟻國深處,地底的蟻后發出嗡嗡叫聲,除了周圍的螞蟻,沒人知道蟻后的憤怒是因為交友不慎。
“一群傻螞蟻,就不會組成個別的字麼,除了戰就是傻,換我也看不懂啊……”
無奈的甄無名唉聲嘆息,他的蟻軍無數,可惜這群螞蟻太笨,三年了還是隻會組成戰字,或者傻字。
蠱國三年,外界僅僅三天而已,擂臺四周沒有一個人離去,誰都不想錯過如此精彩的大戲,都想見識一番最後的輸贏,或者生死。
三年蠱國,發生了很多變故。
第一年的時候,有異族在城外出沒,燭將軍率領兵士與其大戰過多次,都以失敗告終,鎮守十嶺城的軍兵越來越少。
那些異族不是人,而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獅首馬身,還有豬頭巨象,兔耳的灰鷹,直立行走的怪魚,長著手腳的蜘蛛,更有一些尖嘴猴腮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小鬼兒。
在異族出沒城外的這一年,言侯只是委託了燭將軍,就不聞不問戰事,甩手掌櫃一般該吃吃該喝喝。
“侯爺,十嶺城是您的封地,不可有失啊,我們應該協助燭將軍征討異族。”忠心耿耿的老管家時而規勸,被言侯當成了耳旁風,敷衍一番再無下文。
第二年的時候,蠱國國主派遣了更多的兵士駐守十嶺城,局面好轉,異族退去,但是最後一戰的時候,燭將軍頭頂的蠟燭永遠的熄滅,就此戰死沙場。
燭將軍死後,言侯命人將其風光大葬,就葬在城外十嶺中的第三嶺,命名為青燭嶺。
大將軍戰死之後,出現了大旱之年,十嶺城顆粒無收,百姓遭遇了浩劫,人心動盪,長此以往,浮屍遍地的景象已然不遠。
“侯爺,我們該安民為重,侯爺要以身作則才行啊。”
老管家的規勸,這一次言侯聽進去了,於是一天三餐改成了兩餐,言侯以身作則,為了節省糧食,只吃稀粥,最後餓得皮包骨,儘管如此,言侯每天的演武卻依舊不斷,最後有人獻策,應該祈天,求上蒼賜雨,只要有雨,旱災才能迎刃而解。
為了活命,十嶺城的百姓將雷女抓了起來,因雷女與雷霆有關,所以是祭天的不二之選。
果不其然,雷女的鮮血灑落之際,天空中響起了驚雷,烏雲開始匯聚,不久後大雨傾盆,十嶺城的旱災迎刃而解。
雷女死後,言侯將其葬在第九嶺,稱之為雷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