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陌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芒碭山三,百骨刀之九州旗,祁陌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廟亦稱夫子廟。據史料記載:此廟始建於宋代,明末曾遭兵焚,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年、咸豐十年(1860年)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數次對文廟進行重。文廟坐北面南,由大成殿、東西配房和大成門組成。”院內兩株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兩邊。一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孫襲封衍聖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廟碑記》,一為康熙三十年縣令周正紀撰文的《夫子崖碑記》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孫孔昭煥撰文的《勒石碑記》,西邊的柏樹斜倚石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觀,
觀音閣位於孔子避雨處前,夫子廟西側,為一樓閣式建築。觀音閣面闊2間,室內地面高出室外1米餘,面南闢一門,裡面有觀音、文殊和普賢雕像。觀音閣前現存有三通石碑,
夫子崖東60餘米有三座清代佛塔,互呈三角而立,統稱郭塔,兩座石塔分列於前,一座磚塔在北約10米居中。磚塔通高10米許,系仿樓閣式建築。。東石塔高約7米,五層八角形密簷式,座高1·2米,直徑2米。塔座之上五層,由五個抹角八稜石鼓和五個抹角八邊形石盤問壓而成。西石塔高6米,石瓶為剎。結構和東石塔相似。
芒碭山在建景區
1、漢文化博物館
芒碭山漢文化博物館是為充分展示永城的漢文化,使公眾能夠深入瞭解漢文化而建的,採用五行、九宮、八卦構成串聯放射式佈局,以主體建築為核心集中與分散。設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門;主體建築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首層、二層、三層設有兩個中心展廳一個觀光廳、十二個展室。四層為茶座,兩夾層均為設施用房,地下室作藏品庫和設施用。
2、文聖園景區
文聖園,因建在夫子山孔聖人的文廟東側而命名。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夫子山文物,發揮它們的歷史文化價值。提升文物的文化內含,豐富該景區的內容。景觀策劃展示的文化內容主要有四部分:孔子文化、碑刻藝術文化、園林經典小品藝術、文體藝術。
3、芒碭山劉邦文化主題公園景區
為永城上都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在芒碭山投資開發的首期工程,工程預計總投資約3億元,工期為三年,開發主體為芒碭山北峰。主要有:大門景觀有:張飛寨、飲馬泉、劉邦像及配套景觀設施、祭拜臺、望祖亭、望日亭、石窟赤帝像、龍興潭、生肖園、三星觀;野外拓展訓練基地。
打出自己的品牌是芒碭山景區的努力方向,芒碭山景區漢代物質文明遺存是中國目前儲存最多最完好的。若能讓漢代非物質文明與之呼應,必將大放異彩。就可以超越博物館式的參觀遊覽,讓景區“活”起來。漢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繼承了周秦文明,其表徵是禮儀文明。打造“漢文化禮儀景區”的品牌為景區開啟發展思路和發展空間。景區開展“穿漢服、習漢禮、賞漢舞、食漢宴”的漢代禮儀體驗,有為即將上小學的幼童提供“開筆禮”;為即將步入青少年的學生舉行告別童年的“成童禮”;為高中和大學生行象徵成熟的“成人禮”;為新人成婚舉行“漢婚禮”;為遊客、團體、學校舉行“漢宴禮”;為老年人舉行的弘揚孝道的敬老禮。景區每週末和法定假日還推出了大型情景劇“梁王迎賓”,遊客可以在這裡穿漢服,學漢禮,進行射箭、推環等一系列漢文化體驗活動,定能讓您玩的開心。深受遊客好評,得到了hEN省禮儀文化發展促進會的充分認可。
當地菜館著名特色美食:老湯五香滷羊頭、酇城五香糟鯉魚、任湖香汁狗肉、農家野蘑菇燉雞、大塊紅燒羊肉。早點可選擇永城特產牛肉水煎包和原味豆粥、啥湯、媽糊湯、濃香油茶等。永城特產可選擇購買永城豐莊棗幹、小磨辣椒油、飄香辣椒醬、龍崗燒雞、水晶綠豆粉皮、芒碭山山杏、芒碭山酥梨、純正農家紅薯粉條,人文景觀遍佈廣、歷史跨度長!
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文化內涵厚重,人文景觀遍佈廣,時間長,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蹟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裡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築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聖殿;更有漢高祖劉邦在此斬蛇起義後成就大漢四百年帝業留下的眾多遺蹟,如高祖廟、劉邦斬蛇處,御龍泉、紫氣巖、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著為紀念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還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是21座西漢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