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布袋書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章 布袋書,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翰文字來來都來了的想法,在金融街逛了一圈又轉身去了旁邊的歡樂谷。
今天是重新開業的第三天,高翰文拿出自己的貴賓卡,不用排隊就進去了。
整體說來,還是挺熱鬧的,雖然沒有恢復到之前鼎盛時期,但這個熱鬧覆蓋成本應該是沒問題的。
正門中央,蒸汽驅動的摩天輪還在測試,好些膽子大的領了免費票一個個趕著上去呢。跟後世的摩天輪比不了,但好歹轉到最高處也有個六米多高了,足足兩層樓了,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確實堪稱摩天輪。
摩天輪這名字多少犯些忌諱,但好在先前這玩意隆慶帝還是裕王遊杭州時就說過,當時就說要建摩天輪,裕王也沒反對。不僅沒反對,反而露出來相當的興趣。
整體而言,隆慶帝還算是一個大氣的皇帝,杭州市面上各種小人書,把朱元璋畫得跟鱷魚臉似的,醜得不成樣子,他當時看了也沒說啥。更別說一些流傳小人書還表示了對明初四大案裡案犯的同情,特別是靖難之役故事中對建文帝君臣的同情。比如方孝孺株十族之類。更離譜的還是朱元璋用燒鵝殺死徐達的故事也開始流傳出來。燒鵝殺徐達的故事在之前可是從來就沒有的。還有神神秘秘的萬貴妃宮闈秘事,萬貴妃殺皇子,那跟描寫的親眼所見一樣。
在隆慶心中那是堅信自己大明特別是成祖一脈的合法性、正統性。既然自己合法且正統,那別人的這些說辭不過是庸人的笑料罷了,當不得真。誰聽個故事都對號入座,誰就是心虛。沒必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得強調一遍自己是必然的,是合法的,是正統的。這不反而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嗎?
就這份胸襟,高翰文還是佩服隆慶皇帝的。當然,從前世歷史在嘉靖後期編造出的各類離譜宮廷朝廷笑話來看,還真是從嘉靖後期就沒誰在意這些問題了。民間幾乎就是百無禁忌。
高翰文這麼做也是有點蹬鼻子上臉的意思,這麼明顯的漏洞,就等著朝廷有人彈劾。一旦隆慶對新學支援不堅決,也好及時風緊扯呼。畢竟單獨一個摩天輪的取名就算要出事也不是什麼大事。正好用來做測試。
也許正是因為先前高翰文展示了自己門下隨時跑路的能力,這次面對財政吃緊,許太監才放權這麼厲害,幾乎是隱形了。
來到書城,看到最大的變化是以前用布套子遮住的不雅書刊,幾乎大都把布袋子開啟了,露出了一半封面上的白花花的豐滿身姿。
原本是藏在櫃檯後面賣的,現在直接大喇喇地擺在了門口顯眼處。
好幾個人模狗樣的讀書人還來買了幾本。期間一個內侍小太監摸樣的進來直接抗了一麻袋最新出版的布袋書籍。
書城什麼時候傍上了許儀?
高翰文原本還在納悶,突然想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不然跟上面交流的時候沒有共同語言啊。
好傢伙,這些太監為了巴結隆慶這得多難受啊。畢竟只有想象啊。討論完,還得被隆慶鄙視一番。這得多屈辱啊。
好在隆慶也不是什麼偽君子,沒有自己喜歡看就嚴查社會上的布袋書。反而是大大方方地引起了一股風潮。
上前詢問了店裡的小廝才發現,整個歡樂谷閉園期間,就布袋書的創作刊印沒有停。可想而知,為了給隆慶帝優中選優,這些人也知道要多創作才能出精品,愣是在那麼不利的環境下保障了布袋書的正常經營。
也正因如此,搞得現在書城兩成的書籍都成了布袋書了。這些作者也不傻,知道是一個風口。只要隆慶不死,這布袋書就沒人禁得了。而寫其他書則要分擔新學廢禁的風險,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投入哪一個風口。
高翰文挑了幾本布袋書翻了翻。都放了下去。
邊上小廝看出高翰文的煩惱,趕緊湊上前來幫忙“客官,前面這麼多才子佳人、街坊鄰里、王宮貴胄的,哪怕是帶插畫的都不滿意,是不是想找純彩畫的?這個我們書城有,不過得預定。五十兩銀子的定金,掌櫃那裡有最新的幾類版本,你交了定金,就可以看著選型別了。刊印彩畫很貴的。我們也不容易。”
那小廝一副看出了高翰文這種不差錢又跟不上杭州時代發展的老財主的庸碌兒子的心聲的樣子,一邊示意高翰文,一邊提醒掌櫃。
好在那掌櫃是個眼尖的,高翰文畢竟都來這麼多次了。一眼就認出沒對了,趕緊一副義正言辭的罵了小廝一個狗血淋頭。然後尷尬地說道:“大人怎麼來了,要買書可以直接吩咐一聲就成。這布袋書也是前面封園後為了維持生計,沒法的辦法。等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