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三章 禁詞-套利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五十三章 禁詞-套利,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爺可能還沒留心,不僅是江西這一次萬劫不復,南直隸的商稅已經停滯甚至在略微下降了。” 呂芳嘭的一聲跪了下來,拿出一封火漆封好的奏疏遞了出來。 很明顯這是之前呂芳打算密摺上奏的內容。呂芳是深知嘉靖這些年來基本是優待勳戚的,特別是各地藩王,以及帶有開國、靖難字首的勳貴。特別是南直隸,徐國公府以及當了快兩百年的南京留守了。現在不旗幟鮮明地把自己與裕王摘出來,怕是裕王要是沒能走出南直隸就麻煩了。 “公公,這” 裕王一看就知道是個燙手的,瞬間倒不知道該不該拆開了。 “王爺,您看吧。這本就該是先給您看的。” 裕王一看內容。 眉頭基本是越看越皺。 到後面幾乎是膽戰心驚起來。 “也就是說,南直隸這邊放鬆商業以來,年初商稅作坊達到最高峰,現如今卻是直接腰斬,都投獻勳貴士紳之家去,以此免徵稅費了。僅僅徐國公府這半年就接納了八百家商戶的投獻。甚至皇莊也都在接受投獻,以此免除稅費。” 裕王看著這些偷稅漏稅的,氣得幾乎是要三尸神暴跳。 “呂公公,之前不是預計今年商稅會至少再翻一番嗎?這樣對比下,半年豈不是已經虧了三十萬銀子的商稅了” 說到被偷了錢,裕王同樣是遺傳的好一陣心痛。只是涵養比嘉靖要好多了,不至於當場嗷嗷叫起來。 “不對呢?怎麼杭州沒有投獻成風,微臣看他們那裡基本都是成立商會居多,還是在老實交稅”譚倫這時還沒明白為什麼商稅減少要扣到高翰文頭上來。 只是這話剛說出來,譚倫就明白了過來。 “微臣淺薄了,之前還是沒看到套利之害如此之大。新學推套利,必然導致投獻成風,無論是農田投獻還說作坊商鋪投獻。大明必然再無稅基。” 譚倫恍然大悟一般,才明白其中關竅,以及剛剛為什麼呂芳要大罵高翰文。 “浙江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藩王與強勢勳戚,自然有辦法讓所有人都老實納稅。而南直隸則不同,朝廷總不能向徐家徵稅吧?或者說這才是高翰文的目的所在?” 譚倫說出這話後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孟浪了。 要向徐家收稅,這幾乎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的表現。 “兩位徐國公那邊情況如何?”裕王鎮定了下來,又趕緊追問到。 “兩位徐國公都體恤朝廷,願意以今年年初的商稅為基準,以後無論年成好壞,皆固定每年年初繳納同等商稅,以解朝廷財政之急。” 呂芳說完,像洩氣似的。很明顯徐家這樣上道,朝廷真的沒辦法找理由去辦了這兩家。但不辦了徐家,南直隸的商稅就止步於此了。後續五年十年後的數十倍翻番就跟朝廷無關了。 “奴婢請嚴禁新學套利一詞,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這些商賈被提醒,源源不斷去找朝中權貴投獻逃稅。高賊此言有霍亂人心之害。” 現場其實很荒謬。一個沒蛋的太監說話一口一個正統儒生衛道士的味道,反倒是譚倫這個正統儒生愣在那裡,還在心中權衡算計。 “王爺,還有一個就是天涯知道閣最近也在熱議套利一詞,甚至好些秀才舉人都自甘墮落,討論起哪家勳戚好,拋棄朝廷直接過去投效。而百姓大多懵懂無知,一旦接觸到這詞,豈不是怨懟朝廷?” 呂芳這一招“不知者不怪”的新用法,差點沒燒穿裕王的腦回路。 只是這一套言語下來,套利一詞看來是非禁不可了。甚至整個新學怕是都要被無害化梳理一遍。譚倫內心突然生出一股可惜的悲涼。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