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個幽靈開始萌芽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個幽靈開始萌芽,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有知看著這群人滑稽的樣子也跟著笑了幾聲,笑完發現不合適,又跑回後院了。 歡樂的氣氛,在鄒應龍的咳嗽聲中終於戛然而止了。真的,人生三十來年,從來沒有這麼尷尬而歡樂過。雖然笑點很粗俗,但讀書人,哪怕是進士翰林也不能免俗。鄒應龍也是給笑得不行,眼前這五個一路上對自己也沒有這麼卑躬屈膝過。 “哈哈,能一口氣逗笑在場所有人,小夥子,你這前途不可限量啊。至少不會讓你們團隊顯得無聊”高翰文也緩了過來,趁著鄒應龍的咳嗽聲說道。 於是乎,在場的另四個新科進士趕緊又跟著說剛剛那位是多麼搞笑、各種黑料也被挖掘了出來。 鄒應龍看著這歪樓到沒法的場面,不得不走到高翰文跟前小聲說“借一部說話”。 留下來一臉懵逼的馬屁精五人組,高翰文與鄒應龍來到了書房。 到了書房,鄒應龍才從袖裡掏出一本書來,赫然正是新出版的《先秦諸子百家集註》。 “鄒大人,你該是沒來兩天吧,怎的有看此書?”高翰文給整得有些不會了,沒想到,最先拿著這本書上門的居然是自己的老對頭。 “高兄,我們都這麼熟悉了,還喊我鄒大人嗎?”鄒應龍沒有急著說書中的內容,反而首先挑明瞭拉近關係。 “好吧,鄒兄。咱們都是常服,確實不該官腔”高翰文看了一眼對方的一身青衣,自己也是常服,給自己找了個臺階。 “高兄,你的才學,我是佩服的。說實話,從古至今,僅就華夏而言,恐怕真沒人直接並仔細思考過世界怎麼樣,人的認識能力怎麼樣。” “我知道,你是不怕站在儒學的對立面的。你的後路怕就是南洋甚至泰西吧?” 看著高翰文要爭辯,鄒應龍抬手製止,然後趕緊接著說: “不用解釋,我不會拿這個來為難你的。說不定將來我也得跟你一起出海呢?畢竟《羅剎海市》中馬驥到羅剎國都能風生水起,自己想來也不會太差吧” “好了,囉嗦這麼多,我就直說今日的主題吧。你把儒學描寫得如此不堪,那為什麼還能獨樹一幟持續近兩千年呢?” 這句話其實就在高翰文的預料之中,正準備回答,卻又被鄒應龍抬手阻止了。 “高兄不要急著回答。如果儒學如此不堪,那貫徹儒學兩千年計程車大夫及皇室豈不是更加不堪。畢竟他們敲骨吸髓,卻也要藉助不堪的儒學作為遮羞布?” “最後,對認識的能力的先驗假定能解釋一切嗎?更進一步則是認識的自由或許同樣關鍵。當讀書人認識不自由時,皓首窮經完成科舉形成思維定勢時,有沒有能力已經影響不大了。因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偏離預設的路徑。儒家禮能解釋一切,泰西恐怕就是上帝了。那麼又到底是什麼在影響認識的自由呢,是人,是上位者,還是其他?” 鄒應龍的連續發問,讓高翰文有些驚喜得說不出話來。真怕他再說下去,把歷史唯物主義給說出來了。到時高翰文就得趕緊想辦法唱鳳凰傳奇來對暗號測試對方是不是同樣是穿越者了。 雖然後世有很多這一類的書本教條可以拿來回答,但高翰文卻不敢貿然告訴對方。 那是一門非常危險的學問,稍不留神,不僅不會造福蒼生,反而適得其反。其危險的關鍵在於太好用了,幾乎可以用來解釋論證一切。這裡的一切既可以包含合理的也可以包含不合理的。比如大明朝廷完全可以宣稱自己才是最適合大明的。 有什麼辦法呢?這套理論是缺少核心驗證指標的,跟儒學的仁義一個樣。沒法證偽,是人是鬼都可以宣稱自己是最合適了。關鍵是要掌握權力,關鍵是別被推翻。但如果這樣,那這套理論的增量價值何在呢?無非是提供了一個更有欺騙性的解釋話語罷了。 望著鄒應龍那雙炯炯有神卻又佈滿血絲的熊貓眼,高翰文決定在沒找到合適可公開驗證的指標之前,或者在找到一個精確的數學模型表示之前,不把這個理論說出來。當然,如果鄒應龍後面自己悟到了就只能另說。萬一鄒應龍就能找到一個便捷的指標呢?猶如自己對儒學做的那樣。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