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 會試成績出爐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一十七章 會試成績出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試當中就沒有做附錄的嗎?”李春芳作為本次會試的主考官,在號房閱卷時相當謹慎。一來是害怕因為有人寫了附錄而造成不公平,二來又怕因為有人寫了附錄,明明才華出眾卻因此被埋沒。 嚴黨與清流的人都在盯著,稍有不慎,自己這個中立派老好人就滿盤皆輸。 “李大人,真的沒有。” “大人,真沒有” 幾個副主考以及謄卷書吏不約而同的回覆到。 到這時,李春芳差不多明白杭州那位後生的目的是什麼了。無非是,透過捲到極致的科舉培訓向全大明的讀書人表明,在科舉這條路上,沒人卷得贏羅學。有附錄與沒附錄結局一樣。 有了這個成果,這好不容易從成化年間穩定的科舉形制又該是要變動的時候了,很明顯,得變動到不能讓高翰文一家獨大。 李春芳一邊思考這些,一邊閱卷寫下評語,不由得額頭見汗。如果能在自己任內主持這件大事,那基本是能夠釐定未來百年讀書人命運的事情。由不得不慎重。 花了好幾天才寫完評語,又有校閱官相互稽核比對,最後排定座次。再揭姓名報送內閣與宮裡。 ------ “閣老,您看”李春芳拿著名單,給難得想通了又來內閣上值的嚴嵩過目。 嚴嵩之所以折騰幾天就來,無非還是因為他兒子嚴世蕃提出的那個他自己原本提出的方略被朝廷採用了。朝廷已經準備明發聖旨冊封俺答汗了。 有了一南一北兩份功勞,嚴嵩瞬間又覺得安全多了。至少在可預見清流清算的將來,應該過得去了。當然,還有一個嘉靖練兵一直是以幼軍的名義招募編練,有了這個藉口,也就不至於落得個縱容君上,權臣誤國的罪名。 嚴嵩拿到名冊,當然是認真尋找自己那個徒曾孫,宋應昌了。 前三甲沒有,二甲前十名都沒有。 到二甲第十六名,才看到宋應昌的姓名。 嚴嵩不露聲色的看了好一會兒,看完就把名單傳閱給徐階了。 還小聲了要了宋應昌的文章謄抄稿。 “恭喜恭喜閣老啊,宋應昌進士登科,閣老的學問自殺後繼有人了”徐階看完立刻給嚴嵩道了恭喜 “二甲前十都不到,何喜之有。倒是你徐閣老的門人名列前茅啊,特別是那個高允升,一甲第三名,探花啊。也要恭喜高大人,這是你們家族後生吧” 嚴嵩其實是被徐階這句恭喜噎得半死。 因為宋應昌之前鄉試的卷子大家都是看過的。水平只能說是在鄉試這個階段勉強還行。但這個水平,如果是正常的科考會試,不再考個四五次是休想進士及第的。至少前三次是不太有可能衝擊三甲同進士的。 然而宋應昌是在年初遇到高翰文的。 而高翰文是一邊在杭州理政,一邊整理資料然後分批寄送給北京的宋應昌應試備考的。 掐頭去尾算下來,也就是說按照高翰文總結的備考衝刺法子,半年的學習效率就能趕上常人十多年的科考親身經驗總結了。 這份功力,自然是讓人驚訝。 驚訝歸驚訝,但高翰文搞羅希之學自立門戶,已經事實上與嚴黨裂穴了。 這不就是打臉自己嗎?嚴黨內部出不了這麼優秀的人才,人一離了嚴黨,立馬變得優秀。這事找誰說理去。 只有高拱看到自家侄子這麼爭氣,也難得去嗆聲。反而是笑嘻嘻地與眾人恭維。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