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 立flag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二十章 立flag,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完座師,剩下沒幾天也就殿試了。 雖然是殿試,但卻不需要像之前那樣辛苦準備推敲文筆。 殿試都是當場發揮,以策論為主,無論問理論還是實務,其實主要還是依據當前的朝局形式來回答的。 誰要是真的傻傻答儒家經義,反而要落下風的。 所以,當前朝局形式是怎麼樣呢? 作為涉世未深的讀書人,光靠自己閉門造車,盲人摸象是不成的。按慣例,得有幾次聚會,拜訪朝中重臣,等等。 不會來事,還怎麼押題參加殿試呢。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積極於殿試,特別是三甲裡面那一堆躺平的。殿試又不罷黜人,所以,只需要躺平即可,且看他起高樓就是了。 這也是士子們拉攏同年抱團的好時候。基本是大多數有點政治理想的,還是很樂意相互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 宋應昌原本是不想出來湊熱鬧的,因為自從李春芳那裡自己發飆後,大家都有點躲著他了。 因為,全場都害怕宋應昌再說出個經典方法出來,然後不僅把大家羞得臉上無光,而且事後再提這類事,自己就毫無發言權了。這讓人怎麼受得了。 能看顏色的宋應昌也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迅速滑向人憎狗嫌的境地。只是王錫爵,申時行,高允升,餘有丁等人一再過來攪擾,只好硬著頭皮一起去參會。 “不知宋兄,有何志向呢?”很顯然,不服氣計程車子們在大家一輪慷慨陳述後,馬上又拱火宋應昌。 前面有說什麼為大明生,為大明死,為大明奮鬥一輩子,生完小孩繼續為大明奮鬥一家子的。其餘的話其實都差不多。 雖然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已經把讀書人的志向推到極致。但事實上,當代的年輕人總是能整出點接地氣的新花樣來表明立場。 “李閣老前日賜字“不忘初心”,不如這樣,我等藉此機會,將各自志向寫下來,刊印成冊,人手一份。以後為官也好實施鞭策砥礪自己,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四十年後我們再聚會校對,看看各自有沒有實現今日之志向可否?當然寫志向最好也寫下志向的評價條件,這樣方便同年們相互監督。君子慎獨,也只有這樣,才是聖人之道” 宋應昌這番吃飯砸鍋的做法,實屬是把人坑得不清。 好在人宋應昌說完就自己提筆寫字了 “但行仁義,不論前程。評價標準,所任職地方,仁義指數均能翻番。” 仁義指數,雖然前面還是小眾學問,但經過那日李春芳的推介,已經在士子中出圈了。相關定義,計算方式大家都明確了。只是還沒有地方率先公佈罷了。 雖然沒有公佈,但士子們也還沒有完全脫離生活,大多都是住旅舍的,基本問一問也能知道當前京師長短工一天工資能買多少主糧。對比下自己零花錢與長短工工資的差距基本就知道義的扭曲了。 這仁義指數翻番,著實讓大家倒吸一口涼氣。 開頭的起調門這門高,難道要承認要不起嗎?很明顯只能捏著鼻子跟上了。 緊接著,王錫爵寫下:“關河寧定,天下太平,評價標準,韃靼不再犯邊,各地匪寇禁絕” 申時行寫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評價標準,財貨充裕,國用日足” 高允升寫下:“學無止境,有教無類。評價標準,恢復太祖下設各地官學” 有了這幾個前幾名跟帖,其餘人等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不管以後分屬何黨,今日之初心是沒有分別的,只看將來都如何兌現了。 ------題外話------ 多謝多謝兩位大佬的打賞,後臺有顯示打賞,但不知道怎麼的沒顯示名字等具體資訊,坑,無法直接感謝,望諒解。 多謝多謝書友陽巷、熊熊熊熊熊老師的推薦票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