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集體懵逼的一天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集體懵逼的一天,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欽天監這邊,剛死了老子的小張監正還在來的路上。該怎麼說好呢。一方面自己死了老子,是該痛哭流涕,另一方面自己觸發了萬惡的明朝祖制欽天監父死子繼的優良傳統,所以小張大人從欽天監的編外人員,直接獲得了正式編制,而且由於沒有誰競爭,徑直當了監正。 18歲的小張監正,這個官當得有些頭皮發涼呢。沒時間傷感與戴孝,而是先集中力量翻閱歷史典籍,找一找這個各種天災到底是感應還是硬性規律。 手下幾個上了年歲的老監事也在努力配合,哪怕60多歲了,還在熬夜呢。有個三朝老監事,原本是要打算申請退休,讓自己兒子頂班的。這會兒趕緊把退休申請從小張監正那裡撤了回來。父愛如山,可見一斑。 到了下午,沒頭蒼蠅一樣的眾人,歸攏到一起討論進度。涉世未深的9歲小周監副白天基本就沒幹啥正經活,主要負責給各位大人搬書。這會兒出人意料地問道:“我們要找的天災到底是哪些啊?” 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張監正可是三代單傳了,這要沒了就徹底該斷香火,讓出監正一職了。 意識到問題的小張監正才杆件粗略羅列了一下,所謂的天災包括水災、旱災、蝗災、地震、瘟病、日食,粗略就這幾項。 這一下子思路就開闊了。在這個基礎上,小張大人還加碼要求統計時間,特別是要算出每次天災距今多少年。幾個老監事有點抱怨,但要是後面出了問題小張監正告黑狀,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有了這層顧慮,大家幹活還是很賣力的,不僅賣力,到了晚上,好幾家監事還發動自己的原定接班人、甚至接班孫一起來幫忙找了。 ---------------------------------------- 與欽天監這邊,出事後很快就能為了集體任務團結一心,熱火朝天的場面不同。翰林院這邊一群人還在相互扯皮該誰來負責呢。 這其實是嘉靖命令的鍋,欽天監那邊是人人自危,自然團結了。而翰林院這邊是選人問的,問的是上一界的三鼎甲加二甲前兩名。 沒有二甲第三名的原因是,第三名正是搞出事端的高翰文,在杭州呢,問不著。 這五人,原本基本內定了的宰輔之才,不多說,至少出三個以上閣臣是沒問題的。要知道內閣閣臣攏共是3-9名。如果這個五個人就划走了3個名額,其他不能說毫無機會,那基本也是機會渺茫了。 所以,這時,翰林院內部的氣氛特別詭異。 一方面大家都在吐槽皇帝在作妖,另一方面大家也止步於吐槽。因為就算皇帝作妖,不可能真的作妖到真的開革完前五名。 正所謂,你的悲劇我很同情,你的遭遇請不要停。 意識到這幫同僚有多不靠譜後,五人立刻團結了起來。 說也奇怪,這還是五人科舉後第一次通力合作。 安排很簡單,讓狀元去問他的老師徐閣老,讓榜眼去問他的老師小閣老 正所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然後剩下三個幹活的則要翻閱永樂大典、經史子集,特別是各地方誌。 別看分工這麼不公平,但這三個幹活的一點不覺得吃虧。因為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弄清楚嘉靖在做什麼妖,為什麼作妖。否則就算忙活死了,也該開革還得開革。 誰不是寒窗苦讀十多二十年,這身衣冠禽獸,大家還沒穿夠呢,要讓脫下來,門都沒有。 ---------------------- 這球踢到嚴黨與清流時,兩家也很鬱悶。 先是昨天晚上,皇上讓做序言。一晚上,序言還沒寫好呢,又來這事。真是亂拳打死老師傅,都給整無語了。 “你學生是要幹什麼,如此做事,毫無章法”藉著小閣老來內閣值房稟報此事,嚴嵩當面義正嚴詞地批評了一下小閣老教徒無法。 第一秒,小閣老有些差點沒反應過來,但就在1.0001秒後,小閣老秒懂了。 不能讓清流看出來嚴黨自己內部分裂了,否則都不消清流來攻擊,這兩人自己就官位不保。 但又必須明確這事是高翰文自作主張,自己兩大佬也不知情。 這麼一琢磨,嚴世蕃馬上扯起嗓門回應了一句: “年輕人,有想法,總是要搞出些新東西。昨晚的序我寫好了,就由父親代為呈上吧”說完,嚴世蕃趕緊交上了自己熬通宵完成的任務。 說實話,青詞,格式上跟宋詞差不多,內容上跟漢賦一類空洞無物。本來就是文人互吹的命題短文,這次卻要給什麼《新編洗冤錄》做序。 這事,嚴世蕃原本是排斥的。但在父子兩人花了一刻鐘粗略瀏覽了大致內容後,就非常的欣喜若狂了。因為排在最後的社會派邏輯審問部分,直呈先秦名家“白馬非馬”之法,而更為突出優異,已經是當世大家的風範。 能給這東西做序,哪怕這東西夾在傳統洗冤錄後面,也是瑕不掩瑜,與有榮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