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小人物壞事兒,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鄭泌昌出來,高翰文先自己告罪一番。 昨日交接公事繁忙,忘記來祝賀了。今日,一大早才趕緊來道喜。 鄭泌昌本人其實是知道已經升任浙江巡撫了,但他只要聖旨還沒到就不能說啊。 有喜事還得憋著,錦衣夜行,好難受。 何況,終究只是小閣老答應的,萬一有意外怎麼辦。昨日這個嚴黨三代核心來了提都沒提這事。搞得一晚上不開心,只能到侍妾身上找補了。 但一早上,雖然被從鴛鴦帳裡扒拉里出來,但一聽自己期盼的事前塵埃落定,還是很開心的。 不過,面上還得謙虛一下,“哪裡,哪裡,傳旨太監還沒來,說不定有風吹草動呢” 說完才看到旁邊的鄭推官,一臉詫異:“你不是這會兒應該去點卯了,怎麼也到這裡來了” “姑父大人,是高大人說有喜事,讓我一起來給您道喜呢”鄭推官有些不那麼自在地回應。 看著兩人的對話,高翰文多半摸清了兩人的關係。親戚是實在的,但也不同心。鄭泌昌這官場老油子多半是見不得鄭推官的掉書袋做派,何況一個舉人出身一天到晚掉書袋。而鄭推官多半也對鄭泌昌多少內心鄙夷。 “那你們相處得還好吧,高大人可是二甲進士的小探花出身,又在翰林院編修深造,學識淵博,你們兩或許可以談得來呢”鄭泌昌在談論權、錢、色三樣之外的事前時,還真的是一副溫和老者的形象。雖然40多歲也不算老。 幾句話下來,鄭泌昌先把他的侄兒打發回衙門上班了。 然後試探性問了高翰文昨晚還好嗎。 高翰文倒沒怎麼回答,反而直接拿出了自己隨身的一枚玉佩作為賀禮。 一看,鄭泌昌假意推辭。 高翰文反而真不急於遞過去玉佩了, 只將玉佩拿在手裡,講起了這個玉佩的過往。 當然是恩師小閣老在決定派自己南下推行國策時相送。 鄭大人的巡撫官職,以及這個玉佩都是為了“改稻為桑”的國策才拿出來的。可想而知一旦國策失敗,自然是得有人玉碎的了。 現在“以租代買”到了關鍵的時候,你鄭大人。何大人可不要拎不清輕重,窩裡反啊。 一通對話下來,鄭泌昌忐忑地接過了玉佩,彷彿接過一個燙手山芋一樣。 昨天,鄭泌昌與何茂才還不清楚高翰文說話的真假,害怕這個扛著嚴黨反嚴黨。還寫信加急去北京詢問小閣老。但從今日,知道小閣老已經安排自己巡撫一職看,應當是心腹無疑,而且至少還是閣老與小閣老的雙料心腹。自己雖然暫時位居其上,但也不好在其面前拿喬。說不得以後反要其照拂。 就這個一交流,雙方的關係熱絡多了。 這就是密室政治的好處,雙方都有足夠多的想象空間。 道完喜,趁著鄭泌昌高興,說定了先從布政使衙門與隔壁按察使衙門撥五千兩銀子,果然一旦統一戰線,還是很快的。 謝絕了鄭泌昌的午宴,匆匆去碼頭安排物質排程、檢驗海瑞與王用汲工作成果了。 這麼匆忙,再一次加深了鄭泌昌的評價。無他,嚴黨裡面現在能幹事能吃苦的可不多了。如果不是許諾了高官厚祿,怎麼可能這麼拼命。這個高翰文的嚴黨三代核心,是真得不能再真了。 ------------------------------------------------ 高翰文先回了躺衙門,點齊衙役一起去碼頭幫忙。 結果發現屬官都來了。徐同知也在,只是杵著頭沒精打采的。 也不管昨晚的事前,高翰文吆喝了徐同知、趙通判、沈知事、馬照磨、胡檢校一起去碼頭了。 沒辦法,這種捐款、租金直接發下去的行為字啊後世叫坐支現金了。可是非常嚴重的財經違紀了。雖然現在大明王朝也不講究那麼多,但多叫點人,一起去做個見證還是好的。真要出問題,背鍋俠就在這幾人中找了。 --------------------------------------------------------- 且說碼頭那邊已經忙瘋了。 海瑞讓城裡的印刷書店,印刷了足足一萬分土地出租合同。印的多的原因是先現場下發一千份份,兩千份交給高知府,自己跟王用汲各3500份。這樣確保全州人人都能知道標準合同的樣子,不會有人藉口沒有合同在私自變造、改造合同條款欺上瞞下。畢竟這份合同格式條款的最終解釋權在海瑞這裡,那還能出事嗎?各地如果不夠,也可以以此為模板,再行復印簽約。 再細看土地出租的合同內容就會發現,海瑞在這裡面的設計還是相當有門道的。自己沒做過生意,為此昨天其實一個下午都在諮詢各種牙人行家,以及路上的攤販。約莫總結出一個道理,單個農戶無論怎麼籤,都是要吃虧的。因為農戶更士紳身份不對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