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聊哲學的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宋應昌談話,原本以為是簡單的探話,結果最終在酒足飯飽之後變成了學術交流。 男人就是這樣,酒後不是談論風月就是談論哲學。 如今心學已經大興。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心學名言幾乎是個正經舉子都能說上來。 但說到“格物以致良知”,宋應昌總覺得缺點什麼。 就猶如,這次杭州的“改稻為桑”,如果想不出來“以租代買”,那基本是個無解的局面。 儒家家,“君子不器”,心學講“本然明覺” 但在宋應昌看來,如果不是高翰文家族經商,是很難提出來的。 如果這樣講,那君子不器就只是個變動的目標。君子的本然與明覺,都是受制於這個器的。 而構成君子器的,或許是器所經歷的、所思所想的全部。 這個,話題討論到哲學上來,兩人對什麼歷代的聖人言就不那麼恭敬了。 兩人在醉倒前達成的共識是《易經》,後世對儒家經典理解過於侷限在於多數讀書人不學易。《易》在大明朝科舉中也只是選考內容,偷懶的讀書人大多寧願選擇其他更為簡單的四經之一,所以看事看物越來越靜態化。 高翰文當天迷迷糊糊回到衙門後,就覺得不得了啊。自己好像挖掘了個不得了的土著。他還只是思考沒想到明朝人也是有探討哲學的,而且已經很接近現代了。 感嘆於可能明朝這盛世馬上就要凋零導致思維封閉的同時,高翰文也得認真整理下哲學了。要不然下次再遇到大牛,可不能次次都靠著酒勁遮掩自己的思維不連貫。 沒辦法,自己現在好歹是小探花出身,適當的逼格還是需要的。 高翰文還不知道的是,經過這一晚他就多個弟子了。 大中午收到一封信,就是宋應昌著人送過來的,連帶著還有拜師的標準禮物。 “我這就當老師了”高翰文有點不敢相信,聊個天都能聊出弟子來。 但看著手裡的信箋也不是作假。 不過還沒明白其中厲害的高翰文,第一感覺還是比較得意的。 什麼讓人納頭就拜,這就是啊。 信中,宋應昌約定等明年會試中了進士再來正式拜師,現在做個記名弟子。大有不做進士,不來拜師的意味。 這是無論哪個時代年輕人的性子都好強啊。就跟自己上一世,最開始死活不願意掏空父母錢包買房一樣,等房價漲到徹底夠不上,父母的錢包毫無意義的時候,只能安心做宅男了。 高翰文字來有衝動,讓人追上去告訴這個弟子:“舉人就挺好的了,以他的學識,就是沒有功名也夠格來拜師的” 但高翰文還是忍住了,很多東西是命,要拼過才知道的。 高翰文這會兒還只是個人傷感,完全不知道,自己治學收徒,對於原本鐵板一塊的嚴黨,對於嚴黨與清流的對決,對於嘉靖的調理陰陽該是什麼樣的衝擊。 --------------------------------------------- 差不多一個半月時間,於老頭的歪說三國已經整理好可以正式出書。鄭推官的《新編洗冤錄》也到了最後校訂階段。 說是最後校訂其實就是高翰文一直拖更導致的,因為鄭推官寫的是本格派的技術推理邏輯,這一塊鄭推官勤快得很。 而社會派的經濟動因分析這一塊是高翰文答應不上去的。但是卻遲遲拖著不交稿。最近被催得勤了才交初稿呢。 此外,在於宋應昌談話的啟發下,高翰文還補了一個本格派缺乏的審問或者詢問技巧。說是補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邏輯三段論嵌入進去,對犯人、證人的回答,要從邏輯性與真實性兩方面判斷。邏輯性就是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關聯性與必然性,真實性不止是結論真實,還要求判斷大前提與小前提的真實性。透過這隔套路,方便案件審問,避免屈打成招。 應付完了鄭推官,就該是迎接下轄縣令的救災彙報了。 -------------------------------- 多謝多謝鹹甜豆腐腦一直以來的推薦票支援。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