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仁慈的嘉靖,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比於傳統的帝王有一套完整的儒家明君賢臣治國邏輯不同,嘉靖的小點子全是自己臨陣抱佛腳總結的。 儒家講究一以貫之,就是把仁義二字貫穿到所有活動中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所有的問題都能透過仁義的道德規訓來解決。 以前嘉靖接手這個皇位的時候也嘗試過,將仁義貫徹到新政中。但發現不濟事後也就接受了自己做不好一以貫之這個事情。 對於別人在心裡接受自己不是明君,可能挺艱難的,但對於嘉靖而言倒是心安理得,只要別讓人看出來就行。 既然自己不行,就留給後人當明君了。後人總會有更高的智慧。自己則退居修仙,把自己從朝政中摘出來,保住皇室名聲,給要當明君的後人留一個大義名分就行了。 直到看到雜家,嘉靖才恍然大悟。 原來真不是自己錯了,是天下真沒有一以貫之的方法或者捷徑。千百年來,儒學之所以不得寸進,大約都是費盡心力將儒學包裝成可以“一以貫之”的捷徑而誤入歧途了。 事實與儒學理論不符的,那一定就是人心的問題。人心不古可見一斑。於是有了理學、心學來進一步規範人心。不解決問題,只解決人,難怪南轅北轍,事與願違。 當接受世界沒有“一以貫之”之法後,嘉靖的世界一下子變得清澈了。 在雜家看來,萬物各有其理,其理不必相通。因此,每個理論、學派都有其適用的場景與前提。簡言之,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因為“萬物各有其理,其理不必相通”,那麼就有必要相容綜合百家之長,不能侷限於一家一姓之學說故事。 破除了普適萬物的絕對“仁義”,嘉靖心情通透多了。 古往今來,迷信儒學的君主多,批判儒學的少,在批判的基礎上,找到新的學問的君王更少了。彷彿一瞬間,嘉靖能感到自己達到了聖王的境界,至少在思想上達到了。雖然自己是依賴考古找到的舊學問。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雜家雖老,其命維新。朕雖老,其命亦維新。 有了這些思路,嘉靖開始對各個學說的思想劃定邊界,特別是對儒學。避免什麼分析決策,都得受到儒學評判的干擾。 “呂芳,秦翰林那邊什麼情況?”嘉靖一開心說話也隨意很多。 “回主子,秦翰林好像瘋了。據他妻子敘述,翻譯萬馬先生書籍後回家就精神不正常了,說些離經叛道的話。今天上午陳洪去宣旨,意外發現其確實在書房默寫很多離經叛道的東西,但不巧在人在今天已經完全瘋掉了。只能押在昭獄,暫時關著了”呂芳有些半是遺憾,半是關懷地說道。 “瘋了,瘋得好啊。人都瘋了,就免了皮肉之苦吧。相關文字全部收繳,人就養在昭獄吧,既然瘋了傳出去,於國於家名聲都不好。就讓他安心在昭獄養著吧,這錢朕的內帑出了,告訴他的家人,可以探視。”嘉靖對於自己即使放棄了儒家卻還如此仁義,多少有些自我感動。 “主子如天之仁啊。”呂芳趕緊拱手拍馬屁。 “哎!說我仁慈,那我乾脆就再仁慈一點吧。既然他都在昭獄了,也別閒著。四夷館那幫人恐怕也快要完成剩下幾本泰西書籍的初稿翻譯了。都拿給他看看。讓他幫忙斧正一下,免得關著後面真瘋了。”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