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代神醫的故事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代神醫的故事,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碩熿、勤煥,你們怎麼看?” 帶著這兩個剛見面的新弟子轉了一圈,回到衙門書房,該高翰文考校起來了。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按品級,唐王世子碩熿先說了 “老師,感覺三綱五常、天理當然。我們確實沒什麼道理拆散人家家庭”很顯然,這句話雖然暴露了朱碩熿的同情,但也表明了這事操作的難度。 高翰文又轉向南陵王世子朱勤煥。 “老師,學生與碩熿師兄相當,單織造局需要女織工才這麼做,那隻能是蚍蜉撼樹的” “啊,對對對,我也是這樣想的”朱碩熿也跟著應聲到。 “能想到誰需要改,誰反對改。這已經相當不錯了。你們覺得女工這一塊,真的只是織造局或者說皇上斂財需要嗎?” 高翰文故作神秘地引導。 場面尷尬了一分鐘。畢竟嘉靖給人的印象就那樣,實在不好說出來。 高翰文知道說出皇帝,這兩人還是相當忌諱的,可不敢亂開口。 “這裡沒什麼忌諱。錦衣衛的總旗官就在門外記錄,隨時上報皇上。你們看窗外那個身影就是了。你們只要公忠體國,沒什麼好忌諱的。只要是為了大明就行”高翰文趕緊一邊指著窗外的人影一邊安撫這兩學生。 雖然這樣的安撫顯得更尷尬了,但好在兩個學生還是緩過來了。畢竟老師這樣,那肯定是經常這麼說都無所謂了。 “難道是宗室負擔,需要織造局加大生產了?”南陵王世子朱勤煥下意識地問道。畢竟他們家就是因為看到宗室對於朝廷壓力太大才上書諫言的。可惜目前還沒有被完全採用。 “那就是朝廷本身也缺錢了?難道讓女子都可以去做工能緩解財政?”順著小侄子也是小師弟朱勤煥的思路,朱碩熿想到了更為關鍵的問題。嘉靖那麼在乎臉面的人,單單宗室還不至於讓其拉下臉來。 “能不能解決,你們後面自己去統計咯,你們應該自學了一些新學基礎的。一會兒就讓祝小由陪你們去培訓班那邊由三位師兄,沈一貫、朱庚、劉君墨帶著學習。說不定你們能自己得出結論呢?當然,也去見過你們師孃。” 高翰文也學著打啞謎,只是看著學生有些洩氣的表情,臨走時又分享了一個故事。 “三代神醫??什麼故事,沒聽說過”兩人一臉懵逼地搖頭。 既然沒聽過,就好拿後世段子忽悠了。 “第一代神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第二代神醫,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第三代神醫,頭痛捂嘴,腳痛捂嘴” “就沒有第四代神醫嗎?”在小故事中兩人就輕鬆些了,朱碩熿甚至討喜地追問了一句。 “第四代?到第四代這藥鋪還沒被砸,那真是這些病人活該了。不過要細說來應該還是有四代的。比如讓頭疼的等死,腳痛也等死。等人死了,自然不痛了。只是藥鋪與病人誰先徹底倒下就不得而知了” “哈哈,老師也學佛?愛說偈語嘞”朱碩熿也跟著輕鬆了起來,一句話把這個嚴肅的醫患問題略去,轉到學問上來。 “哈哈,老師我跟道士接觸得多,跟和尚接觸其實反而較少。不過其“打破金剛圈”的思路還是很不錯的,你們以後也得學學,免得為人處世畫地為牢,走不出來就麻煩了。” “老師果然是精通佛理的呢”喜歡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