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2 邁向分封深淵,重走未來路,萬木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22邁向分封深淵
魏用風登基之後,鬱悶發現外有十七藩國離心離德,內有民變蜂起之憂,且四年戰爭已經耗盡了國庫儲藏。儘管魏用風同樣渴望削藩實現江山大一統,卻不得不鬱悶結束由魏晟英發起的伐楚之役。
魏晟英伐楚之役,是魏夏王朝由中央集權制度滑向分封制度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王朝開國時在邊疆分封藩國,此事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大一統理念,不在於王朝早期是否施行分封,而在於後續繼承者能否成功削藩實現行政統一。以現實世界朱明王朝為例,建文帝朱允炆固然削藩削成了和尚,成祖朱棣卻以另一種形式排除了藩國隱患,朱明王朝因此仍是赫赫有名的大一統王朝。
魏晟英沒能英明神武削藩成功,卻也沒有蠢到建文帝朱允炆地步。
魏晟英強於建文帝朱允炆的適可而止,恰恰成了阻礙魏夏王朝江山大一統的歷史罪人。
伐楚之役虎頭蛇尾結束之後,皇室與藩國之間的對立變成大家普遍接受的政治現象,分封制觀念由此深入人心。有了伐楚之役期間的密切交流,十七藩國從此同氣連枝,針對皇室削藩野心秘密簽署無數共同防禦盟約。
伐楚之役不敗而敗之後,皇室再想削藩就更難了。
魏用風放棄了削藩大計。
只有山西一地的晉國,自然更加難有作為。
特別是伐楚之役後期,帝國北疆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
1376年,朱重八督率樂浪國、燕國、趙國、魏國等長城同盟聯軍,以步步為營戰略直驅東北,大破盤踞在原蒙元遼陽行省北部的北元殘黨。北元殘黨潰敗東北,就此失去後援,威脅度降低泰半。
1377年,毛貴復又督率長城同盟聯軍乘勝深入蒙古高原,幸運捕捉到北元主力並一戰勝之,俘獲無數北元王公及嬪妃公主。經此一敗,黃金家族威望大跌,許多遊牧部落趁機宣佈獨立。於魏夏王朝北部眾藩國來說,黃金家族的蒙元王朝已經徹底崩潰,那些新部落既沒有號召群雄的威望,也沒有擊敗長城同盟藩國的實力,草原對邊疆的威脅頓時降低到原來的十之一二。
黃金家族崩潰,是魏夏王朝的喜事,卻不是魏夏皇室的喜事。
擺脫了北元殘黨威脅,長城同盟諸藩頓時有了更多餘力對抗皇室的削藩野心。那些與北元殘黨持續交戰十餘年的精銳,誰敢忽視他們的存在?魏晟英之所以在1377年底休兵止戈,就是因為他害怕長城同盟諸藩國暴起發難。
魏晟英怕。
魏用風怕。
魏東生也怕。
沒有科技樹碾壓等後盾,強如魏東生,也沒有辦法以晉國一省之地對抗十七藩國。
隨著時間流逝,魏東生鬱悶發現魏夏王朝大一統願望或許無法實現了。
其實,辦法還是有的。
譬如李唐末年也是藩鎮林立,待黃巢禍亂天下,中原大地隨即開始醞釀廢除藩鎮的變革。如果魏東生敢破罐子破摔,哪怕黃巢那樣在中原大地轉一圈,或許就能醞釀出大一統變革。可是,想到最終實現削藩的竟是武風不振的趙宋王朝,想到五代十國期間崛起的遼、夏,魏東生遲疑否定這樣的不破不立辦法。
再者,大一統只是手段。
如果為了大一統而大一統,如果為了大一統就要做粉碎舊秩序的黃巢,代價也恁大。
魏東生非常遲疑。
魏東生崇尚大一統中央集權,卻又不願意為了大一統而摔碎瓶瓶罐罐。
心中的迷茫,限制了魏東生的前路。
遲疑這,遲疑那,結果魏東生什麼也沒有做就碌碌無為走完了一生。
1414年,魏東生病逝,享年66歲。
與第一世歷練相比,魏東生第二世歷練毫無成就,幾乎原地踏步走了48年。甚至回到現實世界之後,魏東生繼續糾結中央集權和分封制的路線鬥爭,埋頭歷史典冊裡追尋答案。
……
現實世界18日準備時間之後,魏東生的第三世歷練準時揭開序幕。
……
1414年,魏某某(魏東生)病逝太原府,晉國絕嗣。
話說,魏東生傾向輔助孫子魏晟英和重孫魏用風削藩而非保住藩國傳承,索性偽裝成身患不能生育暗疾。為了推進魏夏王朝的大一統歷史程序,魏東生還巧妙選擇繼承人,希望皇室在他死後能夠合法吞併晉國,擴大皇室和藩國之間的綜合實力。
魏東生萬萬沒有想到,他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