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怕老婆是個優良傳統,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輔國社,提出輔國安民的宗旨,本官甚是欣慰。今日百姓沒有被張思寶等人煽動,本官也知道是你的功勞。但是本官還是要說,你乃是窮苦出身,可不能和那些官紳同流合汙,要真的能夠心懷仁義,多多造福百姓啊。”王知縣苦口婆心的道。
李毅和保定官紳達成一種默契,開通商路的事情,王知縣當然知道。他這般說就是擔心李毅如同那些官紳一般,只重私利,而輕仁義。
這些話不是親近之人,是不會貿然說的,李毅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是也知道王知縣並無惡意。
“縣尊,學生能夠成長到今日,就是因為心懷敬畏。”李毅面容肅然,知道今日自己要是不表態,王知縣是不肯善罷甘休,於是正色道:“學生開通商路,與官紳合作,只是為了安新百姓的安樂,絕無大富大貴之想。而成立輔國社,也正是毅見大明風雨飄搖,百姓艱苦,才甚是擔憂,用來幫扶百姓,維持公正的。毅在這裡發誓,此生絕不做不仁不義之事,還請縣尊放心。”
李毅這話說的鏗鏘有力,十分堅定,王知縣聽了,免不了有幾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當下有些愧疚,眼眶一熱道:“見子正這般,本官甚是羞愧啊。我之前還懷疑你和官紳攪在一起,會被他們帶壞,如今看來,是本官多想了。”
王知縣剛剛語序混亂,心事重重的說了那麼多,主要是今日和李毅經歷磨難,關係加深,不想李毅與官紳走的太近,成了自私自利之人。
如今李毅這般乾脆的表態,王知縣的擔憂立刻散去。
“縣尊乃是心懷仁義,擔心毅誤入歧途,毅自然明白。”李毅笑道。
王知縣臉上浮現出笑容,哈哈笑道:“哈哈,有你這番話,本官是不再擔心了。你如今才學名揚保定府,恐怕要不了多久整個京畿都要知道你安新李毅之名。本官年長於你,要是你不嫌棄,以後就稱呼我為一聲兄長吧。”
從座業恩師變成兄長,這個輩分是下降了,但是親密程度卻是增加不少。
王知縣明顯是放寬了心,真的將李毅看成自己人,想要定下親疏。
這一點李毅當然能看的出來。在他看來,王知縣才學過人,公正嚴苛卻不迂腐,乃是一個真有才能的好官,和這樣一個人成為兄弟,實在是再好不過,他當然願意。
當下李毅連忙行禮,口中大呼道:“弟弟李子正,拜見兄長。”
王知縣也是滿心的歡喜,看著相貌堂堂,才華過人的李毅,開懷大笑道:“以後我們就是兄弟。但是在他人面前,該有的禮儀卻是不可廢,以免引人非議。”
李毅當然懂這個道理,當下點頭應下。
兩人結為兄弟,王知縣非常開心,當下留李毅在後院用飯。
讓酒樓送來飯菜,李毅和王知縣開懷痛飲,一時間放浪形骸,都有了幾分醉意。
王知縣被李文升架空多年,滿腹的牢騷,卻不能與他人述說。如今交了李毅這個賢弟,立刻一股腦的抒發出來,最後竟然醉醺醺的踏在凳子上,痛批李文升為官數年的各項懈怠之罪。
好在後院都是自家人,不然傳到李文升耳朵裡,按照他小心眼的毛病,定要好好的給王知縣上上眼藥。
最後李毅也是有些醉意,拉著王知縣談論時事,對一些政事、國策皆有見解。王知縣在地方為官數載,感觸最深。
在他看來,如今大明動盪的原因就在於朝廷黨政不斷。
如今雖然新皇上位,但是閹黨與東林黨爭端加劇,使得局勢緊張,後來閹黨失敗,浙楚黨派又和東林黨產生分歧。
一時間朝廷派系眾多,為了爭奪權利相互攻伐,對待朝廷大事竟然如同兒戲,不論對錯,只知道批判攻擊,朝堂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竟然連新皇都左右不了。
朝廷如此,地方上可想而知。官員任人唯親,貪汙成風,為求不被其他政黨彈劾,政事幾乎廢棄。在民怨沸騰之時,官紳紛紛開始藉機籠絡民心,擴充實力,朝廷的威信幾乎一文不值,竟然連街頭的五歲孩童都在到處唱諷刺官府的歌謠。
牢騷說了一大堆,最後酒水飲盡,兩人只能相識一眼,長長的嘆息。
這時候何吉突然走了進來,恭敬的看了李毅一眼,開口道:“李公子,外面有商鋪的馬車來接你。”
商鋪的馬車?李毅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想了想,應該是錢掌櫃派來的。
他還沒有說話,王知縣已經醉醺醺的擺手道:“什麼商鋪不商鋪,讓他們回去。今天我要和子正抵足而眠,聊個通宵,我可很久沒有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