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流民,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久的沉默,所有的人都駕馭著馬匹前行,想著剛剛那群可憐的流民,孫鈰只覺得心裡像是堵著一塊石頭一樣,煩悶的要死。
終於,他再也堅持不住,拍馬走到了李毅身邊,開口問道:“子正,天下如何糜爛至此?我們一路上幾乎流民不斷,倒伏餓死這多不勝數,為何官府卻不管不問?此事,真是難以想象。”
他心裡有著太多的疑問。
李毅看著遠方,長長的嘆了口氣,道:“沒什麼難以想象的。西北連年大災,官府卻無力賑濟。百姓苦難至下將田畝低價賣於豪紳,企圖度過災年,卻已經無力過活。他們既然沒有土地,留下來也是死路一條,只有化身流民,奔波各地企圖找到一條活路,也僅僅是如此。”
“官府為何不救濟他們?”孫鈰怒聲道。
“官府沒有了糧食。”李毅轉過頭,看著怒氣沖天的孫鈰,臉上露出了冷笑,道:“連年災禍,再多的糧食也經不起消耗。一次也就罷了,但是數次天災降臨,各個府縣的糧倉早就已經空了,而朝廷卻沒有銀子調動糧食賑災,當然如此。”
朝廷沒有了糧食?孫鈰微微一愣,然後呆呆的看著李毅,疑惑的道:“朝廷怎麼可能沒有銀子?雖然這些年邊關用兵,但是每年的稅賦也有數百萬兩銀子,就是再怎麼困頓,也不可能連賑災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孫鈰有些不滿的看了李毅一眼,似乎有些生氣,認為他是在哄騙自己。
“師兄覺得朝廷每年稅賦多少?”
孫鈰教養深厚,矜持的估計一番:“兩京一十三省,光是稅賦就該是上百萬兩銀子,再加上織造局每年的進項,可能也在百萬兩,而礦山金銀的收入,估計也在八百萬兩之間。”
“難道師兄真的相信朝廷有這麼多的銀子?”李毅眉頭一皺。
孫鈰有些遲疑道:“這只是估計。我看身邊大戶皆是錦衣玉食,平時用度都是奢華,身邊同伴也是一擲千金的風流之人,想來稅賦也應當不少於這個數字。”
李毅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些許失望:“這麼說來,師兄確真的是不懂民情國情。”
孫鈰聽了這話,臉色有些難看,卻沒有反駁。他不明白為什麼李毅一反常態,說出來的話很無禮,他不喜歡與人爭辯,而願意聽李毅到底為何有這般的轉變。
旁邊的張明德看在眼中,哈哈一笑:“高陽孫氏也是傳承百年的大家,難道只知道一味只讀聖賢書,卻連稅賦如何,流民如何都是不清楚?”
孫鈰一聽,抬起眼皮瞥了張明德一眼:“我等乃是書生,讀書做學問乃是本職,怎可去關心那稅賦等閒雜之事。”
言語之間,對於錢糧卻是極端的輕視,認為談這些著實掉價了些,會引人恥笑。
“空有一肚子詩書,卻也當不了大用。”張明德囂張一笑,“你這種書生最是沒用。”
孫鈰的眼角抽搐了一下,但是看張明德威武不凡,也不由收起了輕視之心,拱手道:“難道你這個武夫就是知道?”
張明德聞言慢條斯理的說道:“朝廷稅賦我哪裡知道。但是之前種田,十抽其三,倒也足夠生活,只是小吏最為心壞,踢鬥貪糧,交起稅賦,也就相當於十抽其四,著實緊張了些。人多田少之家難以餬口,許多人就隱瞞人口,拒絕交糧,要是有富裕鄉村,在加上威信極高糧長,倒也還好,若是不然,恐怕連糧食也是收不上來,只得欠上。”
“稅賦也能拖欠?”孫鈰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兩眼瞪得溜圓。
孫鈰博學多識,對於經文儒學十分了解,但是這些人間事實卻是懂得不多,更加是沒有聽到十抽三的稅被踢出來十抽四的典故,更加不敢相信有人敢拖欠朝廷的稅賦,驚怒之下,臉色也有些變了。
大明到底怎麼了?即使是孫鈰,也不由心襟搖動,對於那個理想的天下產生了懷疑。
見孫鈰如此震驚,李毅笑了起來,解釋道:“官府無能,小吏又是奸邪狡猾之輩,用勞役脅迫小民,最是能欺壓貪汙,這些事大家都是清楚。至於朝廷稅賦,近些年遼東一直在打仗,錢糧如流水般花了出去,卻是屢戰屢敗,急需擴充兵力,打造兵器,修繕城池。軍情不可誤,錢糧也是源源不斷的花了出去。但是另一方面,眼下天災不斷,流民四起,許許多多的百姓都是難以過活,被大戶豪紳侵佔土地,低價購買。這些大戶有士紳優待之制,手下田畝交的糧稅極少,使得朝廷稅賦不增反減,真是奇怪。”
“而隱匿人口,逃避稅賦也是常態,就說南方各省,就有近半府縣以各種藉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