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六章 燧發槍,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時期的人最是喜歡色彩豔麗的東西,所以這些玻璃可以製作成琺琅瓶之類的工藝品,一定能賣上大錢。
在第三次實驗,李毅親眼看到工匠製作出來透明玻璃,緊接著工匠們用吹氣法,製造出了巴掌大的平板玻璃,在上面貼上錫箔,再澆上水銀,一面鏡子就製造出來了。
不過用水銀來製作鏡子背面的反射性還不是那麼好,以後還可以改進為鍍銀法,這種技術還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研究。
而且眼下用吹氣法只能製作平板玻璃,而且製作出來的平板玻璃還很小,不能造得很大。因此李毅向工匠們提出澆鑄法來生產更大的平板玻璃。工匠們都是有著幾代人的真傳,技藝也是十分高超,對於這種生產工藝理解能力很高,李毅只是說了個大概,他們便能夠迅速摸索了出來。
眼下玻璃算是製作出來了,它不僅能夠成為這個時代奢侈的商品,還能夠極大的推動光學的發展,最實用的鏡子和望遠鏡,李毅都想要儘快批次的製作出來。
看著因為經常熬夜而滿臉疲憊的工匠,李毅也是十分感謝他們,要是沒有他們這麼辛苦的研究,不管是玻璃、水泥,都不可能這麼快出現。
李毅讓旁邊的書記記錄下工匠們的功績,在勉勵他們的同時,還告誡他們禁止洩露研究所的一切的技術,就連家人也不能說,因為這個關係到安新的生死存亡,
聽到這些技術這麼重要,工匠們皆是莊重的答應下來,他們現在與安新綁在了一起,安新一旦出現問題,他們也很難逃脫。就算能走,離開了安新,他們獲得的功績將沒有一點用,也是要重新變成流民的。
這就是李毅當年想出功績制度的願意,就是將流民永遠的綁在自己的戰船上,儘量避免出現叛徒。
看完了研究院的成果,李毅有轉身去了軍械局。軍械局現在主要研發火器,李毅之前用的手雷就是軍械局按照他的思路製作出來的,在當天的實戰檢驗中,手雷的彈片殺傷面積已經足夠,但是殺傷力卻沒有預想到的威力。當時很多處在爆炸範圍的家丁身上只有些外傷,遠遠不能致命。
毒蛇是第一個將這種武器用於實戰的軍隊,所以李毅讓蛇頭寫了當天的檢驗結果,交給了軍械局,讓他們好好改良,增加手雷的殺傷力。
而今天李毅前去檢視的,則是他之前交給軍械局研製的火銃,一種存在於自己腦海裡的未來步槍。
這種步槍點火使用的是燧發槍擊,不需要火繩,大大提高了步槍的操作性。槍膛內刻有膛線,使用尾部錐形中空的鐵質鉛彈前裝射擊。由於膛線的壓迫,鉛製子彈射出後高速旋轉,飛行十分穩定射程增加。這樣的步槍,可以打中四、五百米外的目標,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大殺器。
而這項技術的核心,就在於工匠們已經研製出了製作膛線的簡單機床了。
因為知道未來是以熱武器為主的戰爭,所以李毅想把自己的軍隊提升火器裝備率,讓民營以後全員裝備燧發槍加大量輕型火炮,形成一支專門用來攻堅和破陣的熱武器軍隊。這樣的部隊,基本上可以把這個時代的冷兵器軍隊轟成渣渣。
當然,現在的冷兵器軍隊還十分的厲害,所以李毅也在重點組建勇營和悍勇,讓他們能夠給民營形成防線,應對對方的貼身硬戰,這樣由冷兵器和熱武器組成的多兵種軍隊,是最具有戰鬥力和活力的。
因為鐵礦石短缺,李毅暫時無法生產火炮,而且火炮鑄造技術是個難點,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研製出來的。但來燧發槍的製造技術卻不難,李毅只要把設計圖畫出來,大明做鳥銃的匠戶完全可以仿製。
燧發槍機的部件,找工匠按圖製作然後組裝就是了。唯一一個新東西,便是一個手工拉床。但這種拉床對精度要求不高,李毅也是苦思冥想的設計出來圖畫,然後一點一點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匠人進行改造,最後簡陋的機床才成型。
做鳥銃最先做的就是槍管,鐵質越好越不容易炸膛,而安新的鐵都是高爐生產出來的,可以成為鋼鐵,質量很好。
之前軍械局的匠人都是把鋼鐵打成片狀,然後將熟鐵片燒紅了,中間墊著一根圓形鋼條,在一個鋼製半圓形凹槽裡反覆轉動敲打,把熟鐵片敲成槍管形狀,然後再用鐵粉和硼砂焊合縫隙處,反覆敲打,直到焊接處牢固。
槍管成型後,匠戶把槍管放在一個鑽孔器械上鑽孔,鑽頭上塗油,一點一點換上大些的鑽頭,一點點刨掉槍管內部不均勻處,直到在槍管裡面鑽出一個平滑的內膛。
這鑽孔的工夫最花時間,一個技藝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