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交易,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這些,身為三邊總督的楊鶴感受最深。

他曾經上疏朝廷,指出民亂之所以頻繁,在於“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百姓吃蓬草、吃樹皮都活不下去,又不想吃觀音土脹死,唯一的生路就是相聚為盜。而其他的百姓就算吃蓬草、樹皮能夠活下來,但是官府仍然嚴加催科,收取稅賦,這些人也活不下去,只能逃亡成流民,被反賊利用。如此一來,民不聊生,事態日趨惡化。

為此他,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

而實行這個戰略,就需要朝廷的配合,多多撥發錢糧,並且賑濟災民,以免西北局勢再度惡化。

楊鶴坐在書房內,心中為西北局勢憂慮,當下書寫奏疏,想要請求皇上儘快賑濟災民。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楊鶴眉頭輕皺,但是良好的涵養還是讓他冷靜下來,沉聲道:“什麼事?”

跟隨楊鶴上任的老僕低聲道:“老爺,門外有個年輕人,自稱是孫承宗的弟子,想要拜見老爺。”

孫承宗的弟子?

楊鶴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在嘴裡唸叨兩句,才突然醒悟。

孫承宗的弟子不就是前僉都御史李毅嗎?!他為什麼來找自己?

楊鶴心中疑惑,在他看來,自己和李毅沒有交集,李毅為何會前來拜訪?

難道是因為自己曾抓捕墨門,他是來興師問罪的?

楊鶴想著這些,十分猶豫。

過了好半天,楊鶴才讓老僕帶李毅進來。

書房安靜下來,楊鶴的神情卻變幻莫測。

他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從知縣升為御史,再遷為右僉都御史,身為一個素有清望,不懂軍事的文官,按理說是絕對不會擔任三邊總督的。而他之所以後來被吏部推選出來擔任三邊總督,還要由一件事說起。

崇禎元年九月,崇禎皇帝重新啟用楊鶴,讓他擔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初九的一天,楊鶴上奏疏指出圖治需要先培養元氣。

因為努爾哈赤造反,邊關受累,軍中士氣低落,封疆元氣大傷。遼餉加派,天災不斷,小民元氣大傷。士大夫分別門戶,彼此相攻,後浪前波互為起伏。今日追贓,明日削奪,屠戮忠良,死無完骨,士大夫元氣大傷。

楊鶴所說的培養小民元氣、封疆元氣、士大夫元氣,並非空談,是針對朝局秉政者不知養之以靜,不思其漸,反而一片殺機橫聚胸腹,沖決齒牙取快一時的傾向而發。

崇禎皇帝領悟到了這一點,並且說“培養元氣,今日要務”,對於楊鶴十分的器重。但是朝中一些大員們卻認為“這學問用不得”,“養元氣非其時”,決意把獨抒己見的楊鶴排擠出朝廷,所以吏部就推舉出顧全大局的楊鶴出任陝西三邊總督。

楊鶴現在急需錢糧穩定局勢,而他對於朝廷的尿性十分了解,向朝廷要錢糧,恐怕就算到了也是十不存一。為今之計,他需要一個外力來幫助自己。而安新李毅,孫承宗的弟子,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李毅走進古樸精緻的書房內,手裡拿著一個布包。

楊鶴穿著常服,端坐在桌案壽麵,神情平靜的盯著李毅,有種不怒自威的架勢,想要讓李毅吃個教訓。

但是等到他看見一個年輕的過分的青年走進來之後,自己反倒是吃了一驚。

他沒有想到李毅居然這般的年輕,稍稍有些皺眉:“你就是李毅?”

李毅神情平靜的點點頭,好似面對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將包裹放到了楊鶴面前的書桌上,道:“楊大人,我打算轉移難民去湖廣求生,這是一些禮物,楊大人可以看看。”

楊鶴也不在意,解開包裹,露出一個面容扭曲的人腦袋。

楊鶴一介書生,哪裡見過這等場面,嚇得摔倒在地上,驚慌失措的縮在角落裡。

李毅並沒有絲毫的反應,只是繼續說:“這是點燈子趙四兒的腦袋,算是我給楊大人的見面禮。外面還有數百跟著點燈子造反的俘虜,大人只管派人接收。”

楊鶴身子有些顫抖,閉著眼睛大喊道:“拿開,把這種東西拿開。”

李毅上前拽住人頭,像是扔垃圾一樣扔到旁邊的痰盂裡,重新坐了回去。

“你,你,你這是想要幹什麼?”楊鶴驚疑不定的道。

“我剛剛不是說了嗎,請大人給了方便,讓墨門的人把災民轉移到湖廣地區安置。”

楊鶴勉強冷靜下來,咳嗽一聲道:“墨門乃是被通緝的反賊,李毅,你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