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陳繼盛的忠誠,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只要再次挫敗皇太極的攻勢,藉機收復廣寧,就能變守為攻,逐步消耗東虜人力物力,如此一來,要不了兩年,東虜戰力不足,攻取不利,無疑獲利,只能自困自守,到時候控制遼南,絕了他們的糧食產地,東虜自然就不攻自破。遼東自然可收復。”
李毅心中猛然一跳,他雖然來遼東已經不少時日,但是對於遼東的形勢根本沒有袁崇煥這般清楚。
之前一直認為袁崇煥著手於屯田和整頓軍隊,乃是自保的手段,沒想到他居然還抱有收復遼東的野心,並且已經有了完善的計劃。
如今袁崇煥已經初步完成屯田事宜,對於軍隊也完全掌控,祖大壽等遼西將門都唯命是從,若是裁撤冗兵,訓練新軍,積極進取,怕是還真有一絲可能。
李毅當初來到遼東,就十分詫異軍卒頹敗,麻木不仁,袁崇煥如何治軍,原來他從始至終都沒打算治軍,而是要重新訓練精銳敢戰之軍。
五年之期過去了一年,接下來四年會發生什麼變化,李毅覺得自己也無法把握。
燭火被透進來的微風壓得一低,袁崇煥看著李毅呆若木雞的樣子,把茶杯拋到了桌案上,看著李毅道:“五年復遼,乃是我活下去的唯一信念,此計必然能夠成功。”
聽著袁崇煥斬釘截鐵的聲音,李毅緊了緊衣袍,他如今才知道,大名鼎鼎的袁督師是何等張狂膽大之人,居然想出這等大膽的策略。
屯田補充糧餉,訓練新軍逐步蠶食,火器用來彌補明軍戰力上的不足,若是真的攻佔廣寧,收復遼南,五年復遼,也就真有其事。
想了想,李毅還是道:“皇上如此信任督師,如今五年復遼無法實現,辜負聖恩,爭議不斷,督師怕是將會生出大禍。”
袁崇煥雙眼明亮的看著李毅,道:“個人生死榮辱,不算什麼。只要能夠收復遼東,為大明剿滅東虜這個心腹大患,我袁崇煥就算粉身碎骨,也算值得。”
李毅道:“難道督師就一點都不擔心?”
袁崇煥哈哈一笑,站起身來,道:“事在人為,時限才剛剛過去一年,就擔憂忐忑,自己心中都不信,又如何能做成。”
李毅沉默片刻,道:“這些計劃關係重大,督師如此直接的向我全盤托出,到底是為了什麼?”
袁崇煥看著李毅,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麼,但微微一頓,道:“遼東局勢表面看樣子趨於平穩,但事實上暗潮湧動,如今一些事情不能再拖,我需要當機立斷。”
“當機立斷?”李毅神情微變,看著袁崇煥。
袁崇煥道:“皇太極並非庸才,他知道我一直想要奪回廣寧,遏制東虜,所以他一定會千方百計的阻止。而如今察哈爾西逃,漠南蒙古左翼已經被皇太極打通,東虜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張到了北部長城,此事對於大明來說實在太危險。要想遏制東虜擴張,阻止他們繼續擄掠物資人口,單單依靠遼西一方的力量遠遠不夠,我需要東江鎮在後方牽制東虜。”
李毅其實一直都很理解袁崇煥。
他這麼著急收服東江鎮,並非是公報私仇,與毛文龍有仇。實際上毛文龍多次趁虛而入,騷擾東虜,袁崇煥都十分讚賞。
他之所以這麼著急,是因為隨著朝鮮和察哈爾實力的衰敗,他急需東江鎮與遼西互為犄角,一同對付東虜。
而毛文龍偏偏不聽節制,陰奉陽違,並且將東江鎮視若自己的地盤,不容他人染指。這種行徑,與唐末藩鎮又有何異?
袁崇煥為了戰略上的需要,必須控制住東江軍,而毛文龍就是擋在他和東江軍之間的障礙,他要想完成自己的戰略安排,就必須解決毛文龍。
李毅理解袁崇煥的良苦用心,也對於毛文龍不聽朝廷指揮,謀求自立的野心十分擔憂,但是東江軍是毛文龍一手創立,這個時候對付毛文龍,東江鎮怕是也會陷入混亂之中。
想到這裡,李毅正色道:“督師,東江鎮如今是牽制東虜的唯一力量,不能生亂。”
袁崇煥神情平靜的道:“子正,此事並非你我能夠控制。毛文龍包藏禍心,意圖自立,這一點你我都是知道的,我此次前來,並非要趕盡殺絕,而是想給毛文龍一個機會。”
李毅問道:“機會?”
袁崇煥道:“我想開誠佈公的和毛文龍談一談,若是他願意放棄自己的野心,安心當大明的總兵官,那麼本官不僅不會加害他,還會側重錢糧,助他強軍。但是若他不識大局,還要與朝廷作對,那我自然不能容忍。”
李毅想了想,道:“督師,東江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