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七章 彈劾李毅,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臣們認真的聽著,聽到袁崇煥只帶領親兵,與東江軍中擒拿毛文龍,勒令其自陳其罪的時候,一個個都是面露驚色。然後聽到李毅及時帶兵鎮壓東江軍,阻止兵亂,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崇禎皇帝早就對經過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神情如常的聽著。
等到李毅說完,王永光整理了官袍,走出來道:“皇上,袁崇煥鋌而走險,禍亂東江,其罪當誅。”
聽到王永光彈劾袁崇煥,並且想要置袁崇煥於死地,朝中大臣頓時像是炸了鍋一樣,議論紛紛。
崇禎皇帝也是心中一驚,出聲道:“這是何出此言?”
王永光並沒有絲毫退縮,直言道:“皇上,袁崇煥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主管薊遼以及登萊軍務。毛文龍雖然在其節制之下,但是毛文龍有先帝御賜的尚方寶劍,若是叛敵謀逆之罪,袁崇煥並無責權擒拿他。此次袁崇煥逾越在先,險些在東江釀成大亂,此次不重重懲治,若是今後的官員紛紛效仿,那麼大明誰還聽從朝廷政令。”
王永光義正言辭的說出解釋,倒是顯得大公無私。但是文華殿內都是朝廷大員,沒有一個蠢人。
袁崇煥擒拿毛文龍乃是逾越是真,但是毛文龍佔據東江,不服從朝廷命令,陽奉陰違,暴力索餉,不臣之心人盡皆知,袁崇煥如此做,並無錯處。
崇禎皇帝還要依靠袁崇煥主持遼事,當下聽到王永光直接攻擊袁崇煥,頓時冷聲道:“袁崇煥擒拿毛文龍,乃是發現了確鑿證據,所以才鋌而走險,並非擅擒大將,並無大罪。”
崇禎皇帝此言,就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向朝廷大臣們顯示自己依然信任袁崇煥。
旁邊的周延儒看了一眼王永光,對於他今天的發言十分疑惑。
要知道王永光是投機分子,平日裡小心謹慎,今天為何主動跳出來,針對袁崇煥。
他心中疑惑,終覺得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這時候崇禎皇帝開口道:“周延儒,對於這件事,你是如何看?”
周延儒心中一凜,連忙出班,躬身道:“臣以為,毛文龍不臣之心已久。袁督師當機立斷,擒拿毛文龍,並且交予朝廷審問,乃是一心為國。”
崇禎皇帝點點頭,對於周延儒的表態十分滿意。
自己今年二月召見周延儒,促膝長談,推心置腹,總算有了成果,周延儒已經在朝政中積極支援自己。
這時候錢龍錫也出列道:“啟稟皇上,袁崇煥所做雖然情有可原,但是逾越之罪不能不罰,還望皇上懲治。”
錢龍錫是袁崇煥的舉主,按理說兩人應當榮辱與共,但是此事錢龍錫卻主動讓皇上治袁崇煥的罪。
他這麼做,並非故意陷害袁崇煥,而是為袁崇煥好。
如果現在對於此事治罪,那麼今後他人就無法舊事重提,藉此事攻擊袁崇煥。錢龍錫這麼做,是保護袁崇煥。
崇禎皇帝還十分年輕,並沒有明白錢龍錫的用意,開口道:“懲治暫且不提。毛文龍如何處置,眾位臣工可有看法。”
這時候李標出列道:“毛文龍沒什麼好說的,性情乖張,不服調遣,早就應該好好整治整治了。若是皇上同意,就讓都察院和大理寺聯合審理,再讓兵部派人旁聽,看看毛文龍和皇太極有沒有聯絡。”
李標剛正,直接說出處置的意見。
毛文龍在文官中的風評並不好,都認為他雖然是右都督,位列高位,但武人作風太重,粗暴殘忍,是一個莽夫。
雖然毛文龍平日裡孝敬了不少大臣,但是牆倒眾人推,現在朝中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
崇禎皇帝聽到李標的處理意見,心中微微遲疑。
不同於朝中大臣對於毛文龍十分厭惡,崇禎皇帝倒是覺得毛文龍雖然粗暴蠻橫,但能征善戰,不僅創立了東江鎮,這些年牽制東虜也十分得力。
想到這裡,他並不覺得懲治毛文龍是一件好事。
溫體仁看到了崇禎皇帝的遲疑,對於這個年輕皇帝,溫體仁時時刻刻都在揣測他的心裡。
經過這麼長時間,溫體仁已經明白過來,當今皇上雖然聰穎,但太好面子,性情乖張,對於事務要求盡善盡美,對人也非常苛求。
而還有一方面,當今皇上年紀不大,做起事來卻十分瞻前顧後,猶豫不定,並沒有皇家的大氣。
他微微沉思,頓時明白皇上這是不想重懲毛文龍,而是可惜毛文龍的才能,想要繼續任用他。
想到這裡,溫體仁出列道:“啟稟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