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章 哀莫大於心死,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資歷最深,眾望所歸的就是自己的老師孫承宗,但是可惜老師年事已高,沒有進取的能力,恐怕並不能讓皇上滿意。

還有一個就是以悍勇敢戰著名的滿桂,可惜滿桂驍勇有餘,謀略不足,難以勝任邊關大帥的位置。而且這等武夫,朝中大臣們也不會讓他掌握大權。

李毅望著遠處高聳的城牆,心中突然為東林黨感覺一絲的悲涼。

大敵當前,東虜的兵鋒還沒有阻擋住,每個人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可以想象,繼袁崇煥抓捕毛文龍一案之後,此次東虜入侵將會給彈劾袁崇煥的人更好的理由,而他們真正的目標是袁崇煥嗎?誰都知道,他們真正的目標是站在袁崇煥身後的內閣大臣們,無論是韓爌、李標、錢龍錫、成基命,還是王洽、曹於汴,這些朝中的柱石,都將有人向他們發動進攻,因為只有擊敗了他們,大明朝廷的上層才會改變。

雖然自己也被這群人接連彈劾,但是李毅明白,他們如今才是崇禎朝廷的柱石。

可惜,一直想要獨攬大權的皇上,恐怕不會保護他們,而是會在背後推波助瀾。

就在李毅和陸長風等人見面的時候,孫承宗也進了文華殿。

崇禎皇帝望著這個年過七旬,頭髮花白的老人,眼神有些複雜。

在他上任以來,召回了韓爌等一應老臣,重用錢龍錫和袁崇煥這等實幹之才,當時朝廷一心懲治閹黨謀逆,自己何等暢快,幾乎認為不要幾年就能改革時弊,實現大明中興。

可惜後來他與韓爌等老臣的矛盾越來越大,漸行漸遠。為了扶持自己的勢力,他刻意的重用周延儒、溫體仁和王永光等人,壓制韓爌等清流大臣。

現在局勢崩壞,他卻不得不召回最後一個先皇的肱股之臣,任用他來保衛京師。

崇禎皇帝的神情依然疲憊不堪,但還是滿眼血絲的坐直了身子,準備好接見孫承宗。

孫承宗行大禮參拜,口中長呼萬歲。

崇禎皇帝道:“孫公請起,賜座。”

曹化淳搬出來一個圓凳放在孫承宗的身邊,輕聲道:“孫公,皇上可是一直在等著你啊。”

孫承宗滿是皺紋的臉上閃過一絲激動,回頭看著上面那個坐在寬大龍椅,卻身子單薄的年輕皇帝,眼眶不由微微溼潤,坐了下來。

崇禎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現在他的心中全是兵事危機,等到孫承宗坐定,他再也忍耐不住,和孫承宗磋商京城的防務大計。

孫承宗是老資格的軍事家,久歷戰爭,對於袁崇煥過於收縮的防線於京師外圍的消極防禦部署有不同的看法。

他只贊同了守薊州、順義、三河一線,而不贊成退守昌平、通州一線。

孫承宗對崇禎皇上說:“臣聽說袁崇煥駐守薊州,滿桂駐守順義,侯世祿駐守三河,這是正確的。但是尤世威回防昌平,世祿駐守通州,就不合時宜。”

崇禎皇帝並沒有覺得不對,問道:“愛卿為什麼想要駐守三河一線?”

孫承宗道:“駐守三河一線既可以阻擊敵人為禍西邊,也能夠遏制建奴南下。”

三河位於薊州和通州之間,守住三河可以挫敗敵人進犯通州,逼近京師的企圖,也可以防止建奴南下香河、武清,包圍京師的南翼。

崇禎皇帝一聽覺得十分有道理,原本心中的擔憂也放下了不少,站起身看著孫承宗道:“朕欲讓孫公主持京師防務大計,不知孫公可願意?”

已經年過七旬,孫承宗跪了下來,道:“臣遵旨。”

崇禎皇帝點點頭,對於孫承宗的態度十分滿意。

他是皇帝,自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愛卿請起。”崇禎皇帝道;

曹化淳走上前扶起孫承宗。

“那麼以孫公看來,應當如何做,才能保護京師?”

孫承宗道:“官兵雖然戰力不強,不能與東虜野外開戰,但守城綽綽有餘。如今勤王軍已經有數萬,加上京中的京營,守衛京師並不困難。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撥發軍備,武裝官兵,準備守城器械。再來就是接連戰敗,人心惶惶,官兵難免聞敵怯弱,所以要重重賞賜,提升士氣,再來就是宣傳我大明國威,告訴百姓勤王軍已經到來,定能擋住東虜,以來穩固人心。有這三招,定然能夠守衛京師。”

孫承宗此言信心十足,崇禎皇帝也備受感染,聞言大喜,道:“卿不需要去往通州,可以為朕總督京城內外守禦事務。”

這樣一來,孫承宗就不必前往通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