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四章 遼東督師,大明之縱橫天下,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四年,東虜大軍全部離開京師,大明經此一戰,元氣大傷。
李毅雖然率領鐵旅在此戰接連挫敗東虜攻勢,殺傷數千敵軍,但是這些人大多都是無甲兵和一些蒙古牧民,對於東虜的實力並沒有多大的損傷。
東虜這次不僅搶掠大量的錢糧,還抓走了十數萬的人口,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一些工匠。
有著這些工匠的幫助,皇太極改革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製造火器的進度就能大大加快,對於大明的威脅將會更加大。
但是現在朝堂上的大臣們並沒有經歷理會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混亂的局勢。
袁崇煥已經被下獄,接下來如何處置是一個大問題。
而東虜這次能夠透過北方長城入侵大明,今後定然也會如此,所以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就需要拿出方案,加強北方的防禦能力。
除了這兩件事,還有一件事就是袁崇煥被下獄之後,遼東局勢要依靠誰?
前兩件事的影響太大,誰也不敢輕易出面,但是最後一件事倒是很好的突破口。
崇禎皇帝明白自己要想重新任用李毅,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他看著下面的官員們,眉頭緊皺著道:“袁崇煥已經下獄,薊遼防務不能沒有人打理,各位臣工議議,應該如何安排才好?”
周延儒低著頭,耳朵卻是一直在關注周邊的動靜。
大臣們輕聲商議,對於現在的局勢也是一籌莫展。
從祖大壽擅離職守,返回寧遠一事,誰都知道遼西將門怕是隻認袁崇煥這個督師,這個時候誰代替袁崇煥接下這個差事,走馬上任,怕都吃不了好。
兵部侍郎何耀文看了看嘈雜的大臣們,想了想,走上前道:“啟稟皇上,依臣看來,遼東局勢如今也是不樂觀,所以人選必定要認真選查,不然只會壞了大事。”
周圍的大臣有些吃驚的望著何耀文,都沒有想到這個原本低調的大臣會主動站出來。
崇禎皇帝疲憊的臉上露出笑容,他並不厭惡大臣們說話,只是厭惡大臣們私下議論不休,朝堂卻裝成啞巴,不能為自己分憂。
現在看到何耀文站出來,他面帶鼓勵的點點頭,道:“何耀文,你覺得如何做,才能避免壞事?”
何耀文道:“依臣看來,遼東祖大壽等總兵都是袁崇煥親手提拔之大將,此戰看來,他們雖然驕傲不遜,但是有些戰力,所以不能懲處,還是以懷柔之術安撫為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對於何耀文的建議深以為然。
祖大壽乃是遼西將門的領袖人物,若是追究他擅離職守的罪罰,定然會使得關寧防線不穩,這樣一來,只會讓局勢更加糟糕。
成基命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何耀文,出班道:“皇上,何侍郎所言極是。祖大壽祖輩就在寧遠擔任官職,父輩更是擔任過遼東副總兵,乃是一門忠烈。如今國朝不穩,邊關告急,祖大壽這等能征善戰,手握重兵的武官,還是當寬宏為主。”
崇禎皇帝還未說話,章為樂就出班道:“皇上,成基命包藏禍心,縱容逆臣,罪不可赦,當以嚴懲啊。”
崇禎皇帝原本放鬆的神情驟然僵硬起來,他望著下面的章為樂,冷聲道:“無端職責閣臣,你可知罪?”
章為樂並不畏懼,反而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神情肅然的道:“皇上,臣乃肺腑之言。祖大壽乃是邊關大將,未得朝廷旨意,就敢率領大軍擅離職守,只此一項罪名,就該斬首示眾。臣忠於國事,不忍朝廷威嚴受損,若是皇上縱容武夫作亂,臣就是死也要阻止。”
說著竟然作勢要向大殿內的柱子上撞去。
但是他身邊站著諸多同僚,如何會坐視不管,紛紛上前拉住他。
章為樂見有人阻止自己,頓時大叫道:“武將作亂,不殺如何以振國威。成基命包庇亂賊,當時同罪。”說完掙扎的更加厲害,如同死諫的清流直臣一般。
一些御史連忙跪在地上,對著崇禎皇帝大叫道:“皇上,武官作亂,將成大禍。袁崇煥和東虜早有勾結,這才縱容東虜進犯京師,燒殺搶掠,他被抓之後,祖大壽擅離職守,定然是心懷不軌,這兩個奸賊,不能輕饒啊。”
“成基命包庇祖大壽,定然是勾結邊關,很可能就是袁崇煥和祖大壽在京師的靠山,還請皇上嚴懲這等奸臣。”
御史們紛紛進言,要捉拿祖大壽,懲治成基命,朝堂頓時亂成一團。
崇禎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望著這些朝臣,雙眼通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