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綠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琴瑟交鳴,浮生嬌,李綠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青得令去蘇之的屋子裡取了琴來,一把桐木琴面的好琴,扶瑄一眼便認出這是蘇之十二歲生辰時自己贈與他的,雖和後來他們見識的名琴來說並不十分上乘,但蘇之打理得很妥帖,琴上一塵不染,雕花圖案還保持著當年的漆色,扶瑄輕觸,琴音很準,顯然是常年調校過的。
“這琴從蘇哥兒書房最上層取來的,必是最好的。”青青道,“我知瑄哥兒琴藝了得,要彈也要彈最好的琴。”
扶瑄聽罷笑了笑,道:“你倒是挑對了,這雖琴倒不是最好的,但音許是最準的。”
青青幫著扶瑄將琴安放在琴案上,扶瑄端然入座,輕攏慢捻,細細摩挲,這些年多是在教坊裡聽藝伎們撫琴,幸而自己還未生疏。
扶瑄彈指之間,琴絃微顫,琴聲汨汨如曲水流觴,隨即又高昂奔騰似萬瀑傾瀉,催萬籟千花盛放,盛世長歌,風采華章,忽而低沉一轉,其聲簌簌然,隱遁之中似含悲愴悽楚,如泣如訴,絲絲哀怨,蕭蕭瑟瑟,仰天長嘆,驚起一宿未眠。扶瑄又將長指調轉游藝,琴聲遂而頓挫鏗鏘,如風雲卷至,鵬程凌空,抖落滿城風雨,雨落點滴,滴落山河無聲。扶瑄勾指提臂,尾音繚繞,蕩徹果園。
一曲《合宵》畢,扶瑄沉浸在曲意中呆坐了許久,青青雖不懂音樂,卻也是託著臉蹲在地上不聲不響,為這琴音所撼動。
《合宵》是一首宮中秘曲,相傳是前朝公主思念出征的郎君所譜。《合宵》前半段講述公主與郎君濃情蜜意的新婚往事,後半段則是郎君出征公主思切的苦楚哀怨。此曲前朝時在宮中盛極一時,聽聞者無不為此哀怨纏綿的悲歌所觸動,但先皇思慮此曲太過兒女情長,與國家戰事生死大義相悖,遂下令禁了此曲。扶瑄也是幼時從宮中的琴樂太師那裡偷學來的。
“曲是好曲,只可惜,公子彈錯了一個音。”
一句柔婉的女聲飄然而至。不知何時,果園旁站了一人,翩然獨立,纖纖若柳,一身素衫素裙,如男子般以巾束髮,面容清麗姣好而不施粉黛,神情清寡之中透著一股冷傲,像極了早春的霜露。
扶瑄自小師從太子諸師,與皇子公主一同教養,詩書禮樂皆是上乘,就連遊方“音聖”陸渺也贊扶瑄是一方之大家。且此曲已是禁曲,此女子怎知自己彈錯了呢?
“請姑娘指點。”扶瑄起身行禮,讓出了琴。
女子端持著姿態,攆著輕盈的步子邁進園子裡,春泥細瑣沾上了她素白的裙。女子坐定在琴案前,架起玉臂放在琴兩側,卻不觸弦,只輕撫琴面。
“桐木琴面為琴中上品,回聲悠然清澈,也耐久不蠹。”女子似口吐羞荷,雖年歲不大,但聽上去對琴也頗有研究。
女子捻起五絃,宮商角徵羽五音交替溢散,相融相合,相輔相成,雖與扶瑄撫的是同一首曲子,卻是同韻不同味。女子手中的《合宵》,高亢之處多了灑脫,低沉之處又填了細膩。女子撫琴時似脫胎換骨一般絲毫沒有先前纖纖弱質的影子,而是朝然蓬勃,氣吞山河,掌控有力,玉臂抽離之間,前段濃情轟轟烈烈如盤古洪荒震聲,後章愁意綿綿密密如春日柳絮滿天。
情到濃時,琴聲卻忽的戛然而止,扶瑄還未從先前的回味中醒神過來,女子開口款款道:“公子,此處,右指非剔,而是勾。”
說罷女子觸在弦末,輕輕勾起,倏地一放,弦在女子撩撥之中似被賦予了魂靈,情思纏繞,繞指柔腸,腸轉百鳴,鳴唱情思。這一改動確實是妙,似神來之筆將此曲更推上層樓。
靜待女子撫畢,扶瑄忍了好久的誇讚終於可以脫口而出:“妙哉!”青青則是蹲在地上抽泣了起來,哭道:“不知為何,聽了這琴音就是很想哭。”
“多謝姑娘賜教。這一音之別真是太妙!姑娘今後便是我'一音之師'了,卻未請教姑娘芳名。”扶瑄肅然恭敬道。
還未等姑娘開口,青青就在一旁拉著扶瑄的袖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女子,低聲道:“喂,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龍葵姑娘啊!”
“是,小女子龍葵,見過謝家公子。方才一時情急冒昧了,還請公子見諒。”龍葵說罷也欠了欠身子行禮道。
扶瑄大驚,這畫中仙般的人物就在自己眼前,而自己竟渾然不覺,當真虛枉自己堪稱風雅,流連擺花街多年。這龍葵姑娘扶瑄也是見過的,只是在數年前,那時龍葵姑娘還是藝伎,也無現在的葵靈閣,藝伎多數妝點地嬌媚如花,如此一來眼前素面素衣的龍葵姑娘倒是不認得了。
“請恕在下失禮!”扶瑄一時雙頰緋紅,道,“建鄴城無人不知龍葵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