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挖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1章,死得其所繫統,我欲挖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她竟真想誅滅許氏?我這竟是自投網羅?
只不過,許濟昌眼眸一縮,轉念間,思及此人種種行事神態,從昔年那起構陷案,到其後的朝堂進諫,開府入朝,各方交鋒。其方才所言,領嚴氏?世家翹楚?一時錯手?這人?
許濟昌定定望著那人,沉聲開口,“此事始末,殿下想必已是知曉。皇后當年,一時糊塗,鑄成大錯,雖罪不可恕,然其情可憫。宮闈險惡,皇帝寡情,皇后是為自保,正如曾經,殿下在臣府中所言。”以這人手段,雖不知她當初是否知情,可如今,事情鬧大,皇帝盛怒,她就沒理由不知曉了。
“臣亦只想許氏一族無憂。殿下也知,今上行事,刻薄寡恩,自私涼薄,令人齒冷。昔日以二皇子對付許家,今日又令殿下領嚴氏在前,是要許、嚴兩家兩敗俱傷。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今上心胸狹窄,毫無容人之量。許氏於朝盡忠竭力,於君從無貳心。嚴氏子弟多在軍中,戍邊守衛,功勞赫赫。難道吾等臣屬,便要因帝王猜忌,不但功勞得不到嘉獎,反而要身死族滅,不得善終嗎?
而反觀殿下,孝悌仁愛,年少有為。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
臣,願為殿下效勞。”
程知:“……”
嘖,這般露骨?勸我取而代之?這是,真心投效,還是另有後招?
還有,誰和你許家一樣?
你都知道,我知道皇帝不能再生。現在的局勢,皇帝重傷,我臨危受命,這可是我的贏面大。我若得勢,嚴家贏了,自是尊榮顯貴。而你許氏,縱是勢力再大,和天子硬抗,天子可能元氣大傷,你卻絕對落不得好。
呵,所以,你這不就是上門試探來了嘛?
這概念偷換的好。不愧是世家掌舵,兩朝老臣。明明是想改換門庭,投效昔日敵手,卻偏生說的同仇敵愾,滿腔正氣。
不過也好,你如此識時務,倒省的我再費心思。至於真心,還是假意,待到名份已定,就容不得你了。
“丞相此言何意?本宮一介女子,上有數位兄長,豈敢有非分之想?”
呵,有門。許濟昌心下嘲弄。我教唆你奪位,你沒有開口痛罵,沒有嚴詞拒絕,反而問這麼一句,真是野心昭彰。
不過,有野心好,有野心才有我許氏的出路。趙珵此人,對許氏也好,對趙昊也罷,出手精準,卻留有餘地,這是為什麼?恐怕,心思正如自己當年有意放過趙昊那般。
帝王之術,重在制衡,無論是趙晟,還是趙珵,只要坐上了那個位置,扶持黨爭,不讓一家獨大就是必然的選擇。
不同在於,趙珵行事極有章法,看得出來其人頗為自信,待人處事又堪稱圓滑世故。身負才華者,不恃才傲物,不清高自負,當是個人物。尤其還年輕,不至於忌憚老臣。
若是我看走了眼,那也沒法子,她已是現下最好的選擇了。
嚴氏有二子,趙珵有兄長,尤其這個兄長還是能夠問鼎大位的熱門人選。趙珵會不防備趙珏?會完全信任嚴氏?恐怕不會吧。許氏鼎力支援,不正好制衡嚴氏?所以,她才會說世家翹楚?她才會說一時錯手,為皇后開脫?
當日朝堂進言,自己就曾感慨過,可惜這人是嚴氏子,不是許家人。如今想來,為什麼不能呢?女主當朝,不同於男子後宮三千,誰說許氏血脈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子?我許家兒郎,可是各個相貌堂堂,能文能武。
此時許濟昌料定趙珵對許氏有圖謀,便定下心來,“殿下何出此言。殿下封號昭明,豈不聞昭明女帝之名?昭明德才兼備,治國有方,這正是對殿下的期許啊。
幾位皇子,趙玠一介罪人,二皇子無心權位,三皇子和四皇子皆是平庸無能之輩,怎能和殿下相較?
一國之君,事天審諦,憂關國運,殿下理應當仁不讓。臣與許氏,為殿下馬首是瞻。”女子?實力面前,只有那些迂腐愚蠢之輩,才會咬著性別不放。
嘿,這馬屁拍的,高帽戴的。昭明女帝固然才華傾世,卻不能掩蓋她出身後宮的事實。德行?百年來,那可是被這些個文人直男癌黑了個遍。不過嘛,這話說的漂亮,我愛聽。
程知微微一笑:“但願許卿莫忘今日之言。本宮也很期待,三朝元老、君臣相得的佳話。”
……
許濟昌出得昭明府大門,整個人神清氣爽,一掃陰鬱之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