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挖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侯府嫡女(二十四),死得其所繫統,我欲挖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城府衙。
“公主殿下,急報!寧城出大事了!”
“程帥?這是怎麼了?”
“父親?”
程靖不顧禮數,來不及等通報,火急火燎地闖進來,神色凝重,“寧城出大事了!
這兩日,城中各處陸續發現有病患,症狀相似,皆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不退,嘔吐腹瀉,咳血便血,乃至全身瘡口破裂,出血不止。
經多名大夫會診,判斷這極有可能是疫症。臣想起之前殿下曾提及的北周時疫,症狀竟是異常相符。
殿下有言,不久之前與瑜兒已在寧城排查過時疫之事,再想到先前寧城一戰,臣總有種不好的預感,便下令城中將士,嚴查進城記錄,以及城內異常。果不其然,竟是抓到了四個北周人。
那四人分別行動,散落在城中各處。一人是在集市,神志恍惚,突然倒下,被抓;一人是在酒樓,因面帶布巾,形跡可疑,被店中小二喝止,撒腿便跑,被抓;還有一人,往城中水井內投擲包裹,被巡城將士當即拿下;最後一人,屍體剛從河裡撈出來。
第一人至今昏迷未醒,另兩人,臣已嚴加拷問,他們交代,蕭歧命他們隨身攜帶一個包袱,在寧城城內熱鬧的地方穿行,並將包袱投擲到城內水源。
至於他們如何進入的寧城,說是蕭歧身邊一個南朝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告訴他們的,指點他們要怎麼混進來,而那個南朝人,是個啞巴!而且,蕭歧下的命令,正是那個人的建議!
說到此,程靖的拳頭狠狠地砸向身邊的柱子,“無恥敗類!秦懷遠!秦懷遠!老子非活剮了你!”
程靖雙目赤紅,深深吸了一口氣,接著道:“而殿下,目前最為嚴重的情況是,昭王殿下,王爺他也染上時疫了!王爺近日憂心民事,常常出府。臣方才得知此等大事,便即刻向王爺稟報,哪曾想,卻見到王爺也出現了疫症的症狀。只好立即來求見公主,請您定奪!
此臣之過,臣有罪,請殿下責罰!”說完,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程大人!”陳文蓁驚怒交加,卻是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你不必如此。如今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穩定局面,正是需要程大人坐鎮。現下有幾件事:
第一,封鎖寧城,不得讓疫症再向城外擴散;第二,立即召集城中所有大夫、軍醫,我和他們一同會診,要儘快控制疫情;第三,上報父皇,上報朝廷,傳令周邊州府準備充足的藥材物資備用。
現在我先去見大哥。”
程靖見陳文蓁片刻便冷靜下來,有條不紊的釋出命令,心下感嘆真不愧是深受皇帝寵愛、自小同皇子一般進學的福安公主,這等臨危不亂的風範可是比她哥哥還強些,不由地點頭稱是。
待聽到這句要去見昭王,卻一下子反應過來,“萬萬不可啊,殿下!殿下千金之體,豈能以身犯險!王爺不幸身染疫症,您,您可不能再出事啊!”
“程大人放心,我會做好防範。而且我是醫者,師承子虛宮,多少也能起些作用。我要親眼見到病人。”
“父親,相信公主,她不會有事。孩兒會和公主一起。父親且去安排城內事務。”說罷,又補充了幾點關於隔離、消毒、掩埋等事項。
其實在古代,戰爭或大災之後,極易爆發大疫。古代人民在鬥爭中成長,早已形成了一套上報、隔離、治療、掩埋的制度,只是朝代地域不同,認識有出入,執行不同,結果不同罷了。
此時程知便以古代醫療史結合現代科學,補充了一些觀點,與陳文蓁、程靖一塊兒擬出了治疫細則。
……
內室。
“情況如何?”
陳文蓁神情疲憊,“很不好。我暫且擬出了幾個方子,給幾名患者服了藥,待明日看看效果。說起來,你與我一起,見了大哥及其他病人的樣子,聽了其他大夫的意見,子歸,你有什麼看法?我見你補充的治疫細則,很是周到。”
什麼看法?呵呵,程知在心裡乾笑兩聲。我那半吊子的初級醫術還是系統兌換的,在你的教導下,能看個傷風感冒、外傷淤青就很不錯了。瘟疫這麼有難度的玩意,那真是呵呵了。
言歸正傳,程知這會子倒是想起了昔日的胡言亂語。沒曾想到,當日隨口扯來的藉口,竟是無意中真相了。在原本那個時空,時疫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爆發,那也是應該與北周有關。想起北周後來的趁虛而入,那般及時的反應,打敗鄴朝之後又迅速平定疫症源頭,程知有理由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北周,來揣測秦懷遠。此刻,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