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百次迭代
星海一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百次迭代,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星海一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顆小行星最長處有89公里,最寬處有40來公里,整體呈現出一個略微彎曲的彎鉤形狀。 在伊塔人編制的星表之中,這顆小行星同樣沒有名字,僅有一個編號。 不過韓陽自然不打算採取伊塔人的星表。他重新為這顆小行星編了號,稱之為二號星。 一號星自然就是玉神星了。 先期發射的探測器已經表明,這顆小行星上儲備有大約89噸的黃金,以及一些其餘的珍稀資源。 因為總儲量較低,且品質較低,開採週期較長,較為困難的緣故,伊塔人,包括伊塔人降臨之前的人類,都沒有對它產生興趣。 但對於韓陽來說自然不一樣。 都淪落到要靠搶劫穀神星來獲取補給了,就別嫌棄品相差儲量低了,有的開採就不錯了。 再說不就是工業能力麼?伊塔人嫌麻煩,我韓陽卻最不缺工業能力。 你們不要的,我要,你們開採不了的,我採! 在這種情況之下,貨運一號飛船直奔二號星而去。 它具備0.8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它將會以這個速度加速一個月時間,最高航速將達到每秒鐘約2070公里,之後,它會立刻開始減速,等它速度降低到相對於那顆小行星僅有幾十米每秒時,恰好可以到達那顆小行星附近。 總航程兩個月時間。 至於返程,韓陽不打算讓它直接返程。 兩個月時間一晃而過。猛烈的噴射之中,貨運一號飛船悄悄停在了距離二號星幾百萬公里的地方。 此刻還不能直接靠近它。因為二號星周邊也有伊塔人的探測器。 韓陽小心翼翼的操縱著貨船之中的機器人,同樣將一個大箱子推了出來,然後悄悄的向著它靠近,最終,如同玉神星之上那樣,也將它罩了起來。 如此,韓陽才大搖大擺,肆無忌憚的操縱著貨運一號飛船泊入到了二號星的環繞軌道之中。 接下來,就是開採了。 同樣在一處峽谷之中,韓陽直接操縱登陸飛船下去,運去了一批機器人以及一套核聚變反應堆裝置,還有一批建材,開始了建造。 有了能源,有了設施,建造進展的飛快。不過貨運一號飛船並未在此停留等待,而是再度起航,前往三號星飛行而去。 三號星要比二號星大一些,最長處達到了130公里。據前期探測,它上面有一些重稀土礦,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銀礦、銅礦之類。 銀和銅沒有金、鎵之類的稀有元素那般稀缺,但也是韓陽較為缺少的。韓陽當然不肯放過。 依樣畫葫蘆,韓陽再次釋放出大箱子罩住伊塔人的探測器,然後再度釋放了一套核聚變裝置和基地設施,再次離開。 然後是四號星。在四號星這裡,韓陽操縱著貨運一號飛船多停留了一段時間。最主要因為貨運一號飛船的聚變燃料耗盡了,必須要在這裡得到補充。 貨運一號飛船的航線是提前規劃好的,提前便定好了要在四號星停留。因為韓陽之前便探測到,四號星之上有較多的水冰。水冰多,氫元素就多。雖然大部分氫都是氕,但氘也總歸會有一些,正好拿來作為聚變燃料。 於是,四號星這裡,除了核聚變電站、礦產冶煉基地之外,韓陽還額外多釋放了一套電解氫及氘氣提純設施。 四號星那黑灰色的大地之下,地洞之中,大量的堅硬水冰被採集了出來。 沒錯,不管是二號三號還是四號星,韓陽都仍舊秉持著當初開發玉神星之時的理念,那便是,一切開採行動都必須要放在地下。所有的開採任務都必須要堅持最為嚴格的環保政策,絕不能改變星體的地貌環境。 唯有如此,才足夠安全。 這些開採出來的水冰接下來就被核聚變電站的熱量所融化——也算是正好為核聚變電站降了溫,算是廢熱利用,之後,便是電解了。 電解出的氕氘混合氣體經過進一步的離心分離,較為純淨的氘氣便生產了出來,灌注到了貨運一號飛船之中。 有了燃料補充,精疲力竭的貨運一號飛船再度滿血復活。 留著四號星上的設施繼續建造基地,搭建礦產冶煉工廠,貨運一號飛船直奔最初的二號星。 經過這段時間的等待,二號星那裡基地已經建成,且已經開始進行礦產冶煉,現階段已經產出了一些物資,正好讓貨運一號飛船帶回去。 一路奔波,終於到達。 等它終於進入二號星環繞軌道的時候,登陸飛船也帶著標準貨箱來到了它身邊。 這一批物資總計5000噸的樣子。其中黃金260公斤,銅料20餘噸,錫100餘噸,雜七雜八的,分成了60個貨箱。 貨運一號飛船半載而回。 而此刻,韓陽所製造的貨運二號、三號、四號飛船也已經起航,踏上了造訪這些小行星的旅途。 它們滿載著核聚變電站裝置,以及各種工業設施,如同下蛋的母雞一般,到達一顆小行星就釋放一批物資,任憑它們在小行星上運轉,然後立刻前往下一顆小行星,再度下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