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的瘋狂,讓我害怕,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星海一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伊塔文明在過去數百年時間之中,已經完成了電災工程的約55%。原定的400萬座環恆星基地,已經建成了約220萬座。 原定的1200萬枚兩億噸當量氫彈,已經生產出了約600萬顆。” 在進行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淵山文明觀察員向文明發去了初步報告。 “讓我們震驚的事情是,這些消耗了當初整個伊塔文明所有工業力量,加上我們三個文明大量支援,才完成的工業設施,竟然被人類文明全部廢棄。 他們的原話是,工業體系不相容,同時使用伊塔文明和人類文明兩種科技體系的造物,太容易造成故障,影響整個工程。 好吧,我承認,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也確實不容忽視。但,身為一個正常的文明,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難道不是想辦法去相容兩種體系與工業造物,儘可能消弭隱患麼? 那麼多的裝置,說廢棄就廢棄了? 但人類文明似乎並不以為這是一件大事。他們對於自身的工業能力有著充足到讓我們有些無法理解的信心。 據我們所看到的資訊,他們的工業能力確實很強大。但是否真的強大到了可以隨意丟棄之前工業設施的地步,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我認為文明和聯盟都應該對此持以審慎態度。如果人類文明因為自身的盲目自信而導致了電災工程失敗的話,我們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一個月之後。 “今天,我們受邀參觀了一座氫彈生產工廠。 這是一家組裝廠。生產一枚兩億噸tnt當量氫彈所需要的總計3061個零部件分別由另外500座工廠生產。完成生產之後,這些零部件會被送到氫彈工廠這裡來完成最後的成品組裝。 這座工廠位於三號行星,一顆巖質行星之上。 我們十分震驚的看到,如同潮水一般的各式不同的零部件湧入到了氫彈工廠的庫房之中。無論是作為起爆藥的金屬氫,還是特製金屬外殼,還是電子控制器,等等等等,俱都得到了高效到不可思議的完善分揀和存放。 人類的工程師相互配合之默契,操作機械之靈巧高效,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這是一條整合度十分之高的流水線。基本上只要有原材料供應,它就可以始終源源不斷的造出氫彈來。 據總工程師介紹,平均每一小時,就有一枚質量高達28噸的兩億噸tnt當量氫彈被製造出來。而這樣的工廠,他們已經建造出來了9座,且已經正式投產。 後續還會有高達130多座同樣規格的工廠建造出來。 他們預計只需要12年時間,便可以生產出工程所需的總計1200萬枚大當量氫彈。 140座工廠,意味著上游工廠至少要有5萬座,這還僅僅只是氫彈生產相關。其餘的,氘氚燃料採集和提純工廠,導彈組裝廠和生產工廠,環恆星基地零部件生產工廠…… 小小的伊塔星系之中,如此龐大,如此規模的工廠數量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得不承認,人類文明或許並不是在吹牛,他們或許真的有能力用區區幾十年時間,完成伊塔文明數百年時間都完成不了的龐大工程。” 漸漸地,又是幾個月時間過去。 “這段時間之中,我們受邀參觀了遠離恆星,黑暗冰冷的矮行星黑玉礦開採中心,見到了數不清的人類和機器人以及大型機械在忙碌。 這裡的環境很艱苦,有時候甚至會有人員傷亡出現。也難怪當初的伊塔文明會將這項任務交給人類文明去做。 我們隨機找到了幾名人類工程師和工人,出乎我們的預料,他們的精神俱都十分昂揚,對於所處的艱苦環境沒有一點怨言。 他們宣稱,為了文明利益,哪怕獻出自己的一切都在所不惜。嗯,我對這句話表示懷疑。 我們還參觀了位於氣態行星大氣層之內的聚變燃料採集基地。 這些採集基地類似於大氣層之內的固定翼飛機,不過體積更大,也更重。 它們在氣態行星大氣層之內飛行著,透過發動機將氣態行星的氣體吸引到內部分離和處理裝置之中,一座採集基地,平均每秒鐘可以處理十噸以上的氣體。 據工程師介紹,在這座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之中,類似這樣的採集基地,他們一共建造了超過五萬座,每日可以生產聚變燃料高達數十萬噸,不僅可以滿足工業體系的能源所需,還能滿足製造大當量氫彈的需求。 這裡的環境同樣也很危險。這座氣態巨行星太狂暴了,內部經常會颳起幾十級的大風,風速可以高達音速的七倍以上。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哪怕是採取了超級科技所製造的採集基地,也時刻會有被狂風撕裂,或者壓入行星更深處,機毀人亡的危險。 但工作在這裡的工人和工程師們同樣保持著昂揚的精神。他們同樣宣稱願意為了文明奉獻出一切。 我開始對這些話語將信將疑了。因為我親眼看到就在我所在的基地不遠處,因為一陣突如其來的雷暴和狂風,一座採集基地直接被狂風吹成了碎片,至少有十人死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八零之人在香江

小胖柑

王爺落魄,我通古今養他登基

川草啊

槍響之後

打灰小能手

奧特:母星爆炸我被奧王收徒

兩棵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