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快速迭代,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星海一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玉神星大峽谷,基地旁邊,此刻,韓陽指揮著十多萬臺機器人才建造起來的那臺巨型電磁加速器已經被韓陽拆除,徹底消失不見。 它僅僅只存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而已。 原因麼,也很簡單。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已經幫助韓陽完成了初期的工程與可行性論證,驗證了韓陽前一段時間所研發出的技術。 在它的基礎之上,韓陽研究出了更先進的技術,它就只能退出了。 這樣一個大傢伙,哪怕是伊塔人,恐怕也得用幾萬名工程師,耗費一兩年時間才能完成,更是需要投入至少幾十億的鉅額資金。 這林林總總耗費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建成之後,更是要壓榨完它的最後一點價值,等到實在不能用了才會拆掉。 剛建成不到三個月就拆?就沒見過這麼浪費的。 不僅僅是這臺電磁加速器裝置。在它旁邊,核聚變電站如此,大型的鑄造工廠、礦場、冶金工廠、化工廠、晶圓廠、晶片廠之類,全都如此。 有了技術革新之後,韓陽立刻就會在整個基地範圍內全面鋪開,全面使用,根本不會像是正常的工業社會那樣,一項新技術從研發出來到真正得到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在正常的工業社會之中,革新一項技術,也是需要成本的。人員需要重新培訓,裝置需要大量更換,就連廠房甚至都可能需要拆除重建。 這很顯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的發展,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對於韓陽來說,就絲毫不存在障礙了。 足夠的算力投入進去,幾十萬幾百萬臺機器人和數量更多的智慧化裝置,什麼樣的工程完成不了? 在韓陽的概念之中卻根本沒有“成本”這兩個字。 成本?什麼是成本?我管它成本多少,沒用了就立刻拆,拆了就造新的。一切以最快速推動技術發展為第一要務。 此刻,秉承著這種理念,在舊的大型電磁加速器拆除之後,沒多長時間,一條全新的電磁加速器就出現在了舊址之上。 相比起上一代,它的尺寸就小了許多。 它的長度僅有200餘米,直徑僅5米。不僅如此,它的能耗也大大降低。 但它的效能相比起上一代卻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上一代電磁加速器全功率運轉,僅能將一顆質量為1公斤的鐵球加速到每秒鐘10公里的速度。 而此刻,尺寸小了,能耗小了,這臺電磁加速器卻可以將其加速到26公里每秒。 速度快了,動能就會增大,威力自然也就增加了。 “還不夠,還是不夠。” 韓陽對於此刻的進展還是較為滿意的,但並不意味著他會就此停下技術革新的腳步。 在積累了一定量的技術引數和資料,研發出了更新的技術之後,另一個地方,第三代電磁加速器立刻開始建造,同時這一條第二代的電磁加速器立刻開始拆除。 一代一代的電磁加速不斷的建造又拆除,拆除又重建,它的各項技術指標便如同火箭一般飛速上漲。 這便是韓陽全力以赴推動單獨一項技術之時的發展速度。 是的,此刻的玉神星基地,韓陽最為看重的一項技術便是電磁炮技術了。原因也很簡單,電磁炮技術不僅是短期內可以出現巨大突破,實現真正實用化的技術,同時,電磁炮技術也足夠重要。 相比起電磁炮技術,其餘的,譬如核聚變技術、離子推進技術、飛船製造技術、通訊技術、晶片技術等,都需要較長時間緩慢持續的研發迭代。 以及,反抗軍們此刻應該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私家飛船,且掌握了一定的飛船改裝技術。到時候,只要自己想辦法將電磁炮零部件“走私”到太陽系之內,交到反抗軍手中,他們立刻就能將電磁炮安裝在私家飛船上,立刻就能擁有戰鬥力。 見效快,效果好。韓陽當然要全力以赴推動電磁炮技術的發展。 為此,韓陽對於電磁炮研究領域幾乎不設限制。能力範圍以內,要多少臺機器人供應多少臺機器人,要多少算力給多少算力。 時間便在這種情況之下悄然溜走,轉眼間便是兩年時間過去。 這一天,最新型號的電磁炮終於研發成功了。 這臺電磁炮僅有五米長度,直徑僅有40厘米。相比起它的前輩們來說,毫無疑問算是小個頭了。 這第一批新型電磁炮,韓陽總計造了十臺。 此刻,這十臺新型電磁炮便被拉到了靶場之上。 充當靶場的,是玉神星大峽谷一個拐彎處。這裡有一座高有二十餘米的小山包,厚度則有六十多米的樣子。 玉神星之上極低的溫度,讓這座主要由水冰和岩石組成的小山包具備了極高的硬度。平常情況下,哪怕讓玉神星基地裡的破碎機全功率開啟,都不一定能將它破開。 對於這種東西,韓陽通常是採取加熱+破碎+爆破的方式來處理的。 此刻,十臺看似瘦瘦小小的電磁炮便瞄準了它。 來自核聚變電站的電力洶湧而來,一剎那,這十臺電磁炮便進入到了待擊發狀態。 特製的彈丸被填充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仙飛昇失敗後

破山擊雲

我元嬰老怪,你跟我說高考?

君子不器

退婚後大佬她又美又颯

公子衍

開小賣部也能暴富?

月枕松蘿眠

萌寶歸來:駱先生請自重

天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