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創業娘子軍,婦科小村醫,胡侃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王勝華經常在外面做工程,也沒心思整天關注著別人怎麼養雞,總之不管是養公雞還是養母雞,只要這婆娘有點事做,不要整日嘮嘮叨叨的煩著他就成,能賺多少錢倒在其次。
顧秀英家的雞舍不到兩天時間就建好了,蘇俊華又親自跑去買來小雞仔,還拉了一車谷飼,剩下的就交給顧秀英王建軍夫婦去整了,說等這小公雞長到一斤左右一隻,他就抽時間來閹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農村人都好面子,怕落後,看到大家都安貧樂道,每天一個個手塞進袖子裡誰都不著急的,大家都差不多,這小日子能湊合著過就成了,要掙那麼多錢幹嘛呢?
這蘇建成羨慕不來,人家當了幾十年支書壓根不想退位,王寶山羨慕不來,人家有個好姑爺,這二流子華仔也羨慕不來,人家有一手好醫術,這村裡混得好的有點能耐的就這麼鳳毛麟角的幾個。可看到郭美媛,顧秀英,楊雨蓮,還有被她婆婆趕出鳳凰村在鎮上菜市場賣菜的鄭蓮香,這些老的少的小媳婦一個個整起了各種家庭產業,一開始大家不以為意,可等見到這些人錢越賺越多,日子越過越好,那些終日吹牛曬太陽,東家長西家短,或者打打小牌消磨時光的人紛紛坐不住了。爭前恐後地加入了發展家庭經濟的大潮當中。
由此可見這個領路人,帶頭人的作用是多麼重要,只要有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不用多費什麼口舌,這人內心自然就有一種緊迫感,這創業的風氣一旦形成,就有必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引導,任由村民自由發展,肯定是難以把一個產業做大做強的。
蘇俊華一開始並不把這個壯雞太當一回事,可郭美媛和顧秀英養出第一批壯雞賺到不少錢後,那自作聰明的楊雨蓮養母雞想著多下蛋賣錢,結果收益被人家養殖這個壯雞差了一大截,氣到想哭,埋怨自己老公王勝華為啥不打探清楚,立馬把母雞全部處理掉也要跟著養壯雞。
其他村民見這養壯雞可比種蘑菇賺得多多了,也眼紅心饞,紛紛加入到養壯雞的隊伍。但這雞舍容易建,公雞雞仔買回來也簡單,可這壯雞的核心技術不要說全村,就是這方圓十幾個村莊除了華仔,也找不出第二個人掌握啊。
原本讓人嫌棄,讓人很不待見的一門傳統手藝——閹雞劁豬,原本以為蘇俊華會這門手藝也就能混口飯吃,不至於餓死,可能也要跟他爺爺一樣,一輩子打光棍,婆娘都娶不上,沒想到現在卻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人人都得低頭彎腰地去求他。
蘇俊華有些苦不堪言,這鳳凰村幾百戶人家,家家要養壯雞,我就一雙手,哪裡忙得過來啊,但蘇俊華轉念一想,嘿嘿,既然核心技術掌握在我手上,我何不一開始就對整個壯雞養殖產業來一個科學長遠的規劃,制定統一的養殖和質量控制標準,一步到位,越過合作社的模式,直接整成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公司負責提供種雞,負責提供飼料,提供一切技術指導,農戶按照公司制定的標準化養殖流程把雞養成,然後由公司統一銷售,還可以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當然得註冊一個品牌,對整個產業進行品牌保護自然是少不了的。一旦形成強大的品牌,那麼就會有品牌壁壘,整個產業就能走上健康長久規法的發展軌道了。
這平溪壯雞產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跟蘇俊華掌握了核心技術又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息息相關。
這種蘑菇是村裡牽頭髮動村民整的,而養殖這個壯雞是村民自發踴躍要求做的,村委會,村幹部們也只能順應民意,而整個產業的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蘇俊華手上,因此,召開這個鳳凰村全村壯雞產業發展大會時,村支書蘇建成說不上話,村長王寶山說不上話,第一次蘇俊華話奪得了話語權,所有村幹部都跟著蘇建成表態:華仔,這個專案你是領路人,你來定規矩,那主意,你說要咋辦,咱們都聽你的。不願意聽的,就自己想怎麼整也是各人的自由。不過既然要參與,規矩定下來一公佈,所有的人都得遵守,獎罰一定得分明。
蘇俊華也就不客氣,把自己公司加農戶,要註冊商標,要成立股份制農業發展公司的想法有條不紊地說了出來。大多數村幹部和村民代表都聽得一愣一愣的,半天都還是有些一知半解,吳甜甜卻立馬鼓起掌來,讚道:“華仔,照你這個思路做,我看發展前景真是無比廣闊啊。可是村裡是一窮二白的狀態,根本拿不出資金來牽這個頭啊?”
“資金不是什麼大問題,包在我身上好了,不過吳主任你可得擔當重任,兼任這個農業開發公司的總經理,只有把村集體經濟壯大起來,才能更好地帶領全體村民走上共同富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