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蘭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九章 起程回京,第醫夫人,葉赫蘭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穆玄陽讀著陸如雪的來信,滿心感慨。一想著之前收到劍穗暗中傳信,知“鬥醫會”上,竟然出現了“癆瘵”病患。驚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後怕不已,要知那可是不治之症。
每思及此,他這心裡就跟火燎了一般的難受。第一時間便下令劍鋒,派人將這三人暗中抹殺。
還是劍鋒接令後細查得知,這三位大夫,其中一人出身醫藥世家。其府中女兒,不知走了誰的關係,進了王府,給燕王世子作了小妾。
說服少主,暫時將事情壓了下來。可此事也給穆玄陽提了個醒。兄長人雖不在北平,卻仍能暗中行事。
這是怕他未來岳丈名聲過盛,累官越升,竟然不惜傷人奪命,暗中出此下策。
不過這些事,
他去信時,卻是隻字未提,只暗中吩咐劍穗,時刻跟在陸小姐身邊,以測萬全。
藩王離京後,皇太孫跟皇上臨朝聽政,京師倒也太平了很長一段時日。至於各藩王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便只有他們自己才知。
而被人“去勢”的秦王之子穆玄烈,早沒了在京為質的價值,而是隨秦王離京回了封地。為免皇上起疑,秦王只得將長子,秦王世子留在京中。
這些事,陸如雪從邸報和家書中,大致可以分析而得。不過天高皇帝遠的,她就是有心,也幫不上忙。
而自從女兒借了雲氏的名聲,在外推行善舉,便常有客登門。雲氏只得將府事交由女兒打理,自己專心應付這些客人。
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眼見已是秋收時分。
四採已不再輾轉於各鄉村之間,而是留在府中,幫著小姐料理府事。而陸如雪推行之事,已初具規模。兩個月的時間,田間地頭,便多了很多歡歌笑語。
而得了實惠的百姓,生病了不僅可以免費看診,荷包裡也有了餘錢,雖尚不夠一家溫飽,但至少日子眼見是越過越好,心中多了希望,也有了盼頭。
望平縣的百姓,感恩於陸知縣仁政,自發的在城外十五里處,興建了一座木亭,取名“青天亭”。
新科狀元陸承耀,上任不足一年,便在百姓心中豎起威信。這是連執掌縣城危安的廣寧衛指揮史,都不曾料想到的。
常大人想著,只要他掌控著一城緝捕,便掌握著一縣人的生死,百姓自然會怕他。且他這麼多年,也是如此做的。
可陸承耀來了不足一年,小恩小惠的便將一城的百姓,全都給收買了。就連之前“鬥醫會”上,強攢下的名聲,也早就無人再提起。
如今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都是知縣的仁政,知縣夫人的賢德。就連常太夫人都不由感嘆,雲氏的手段。
常夫人卻是一臉的不屑,內宅婦人就該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主持府事,雲氏這般雖不曾露面,可行事過於外露,為高門勳府所不容。
典型的吃不著葡萄還嫌酸。京中很快也收到了訊息,在陸承祖兄弟和穆玄陽的有意宣揚之下,
事情很快便傳進了皇上的耳中。
秋收後,命留在京中的秦王世子為巡撫,借“巡行天下,撫軍安民”為由,巡視廣寧衛和北平府。
實則是仍對離京的燕王不放心,派了素與燕王不睦的秦王世子,帶著皇上的親軍衛,去燕王的封地進行暗查。
穆玄陽沒想到皇上會借題發揮,他一心想助岳丈一臂之力,卻不想反而牽連了父親。只得命劍鞘連夜出京,騎著大宛名馬,帶口信回北平,請父親早做安排。
並給陸如雪去了一封信,提醒她小心。可陸如雪接信時,已近起程回京之日,她原是想等第一場雪降時分,再起程的。
父親自秋起,不過子時不得休息。一日三餐的沒個定時,身上剛因進補,而長起來的一點兒肉,這才不過十天,又消了下去。
如今又聽聞此事,便有些猶豫,想要延遲起程的日子。
還是陸承耀掛念京中父母,不忍見兒女為他的事憂心,便堅持讓他們依著原定的日子起程。
陸如雪也不忍父親擔憂,只得依言聽從。可卻將手裡剩的二千兩銀子,全都留給了父母。
好在她折騰了這幾個月,雖未賺到什麼銀子,可卻也沒賠錢。不然又得拿自己的私房貼補。
陸承耀知女兒心思,想著自己臨行前,給了母親一萬兩,為女兒置辦嫁妝。雲氏又將自己的嫁妝一分而二,留了一半給女兒,少說也有五千多兩,便收了女兒這二千兩,也算是全了女兒的孝道。
陸如雪從不知,父親會有那麼多的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