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蘭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鼎甲狀元,第醫夫人,葉赫蘭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承耀奉旨進宮,一路過奉天門,繞過雕有云龍海山的御路石,這才進了謹身殿。
殿內金磚鋪地,殿階之上設雕鏤金漆寶座。周皇今日著一身繡有龍翟十二章紋的紗羅龍袍,頭帶上玄下黃串有玉珠的冕冠。
三人伏跪行禮,三呼萬歲。得令方起身,低頭垂目心中忐忑,不敢斜視。
周皇對於眼前三人,似乎很是滿意。復又提出海禁一事,先詢其他二人作答,這才看向陸承耀。
“陸博賢於策問中提出,開放部分朝貢貿易,指出對於惠利於民的商貨,可以置官鋪統一價格,給予開放買賣。引舶來穀物為例,只是礙於時限,策問中陳述不詳,朕尚有幾處不明。”
遂問了些春播秋收畝產等,更仔細瞭解了,此物的習性寒害,副產飼料等諸事。
陸承耀見皇上點到自己,這才上前一步回話。皇上所問之事,殿試之前,陸氏父子三人,便已斟酌商榷,擬出章程。所以將那日穆玄陽所說,整理複述,自是回答的滴水不漏。
甚至還提了策問上所不曾寫的,其谷須,性甘平可入藥。入肝、腎,有消腫平肝利膽之效。這也是昨晚,陸如雪送宵夜時,狀似無意間透露給父親的。
周皇這才知,原來試種成功的人並不是陸承耀,而是自己的孫兒,燕王三子穆玄陽。
不過陸承耀殿前對答,亦能做到不搶功不貪名。周皇難掩目中欣慰,“不愧是陸老太傅的兒子,果然剛正不阿。”
又聽聞此物還可入藥,更憑添了幾分興趣。
另外二人側耳細聽之下,不由得對陸承耀行事,也多了幾分敬意。
周皇復又下令,傳燕王三子穆玄陽,帶著試種出的穀物覲見。穆玄陽一早就收到了陸如雪送與他的東西,自然是有備而來。
跪服行禮問安後,將擬好的條陳、穀物承上。
“哦?這就是苞谷。”周皇將穀粒捧於掌心,仔細端詳,對此物倒並不感陌生。番邦朝貢中便可常見。
不過因其色,黃中帶一抹橙紅,所以在宮中多用於擺設裝飾。從未有人想著,拿它來試種,甚至以其為糧服食飽腹。
“哈~!好,好!”能得皇上親口讚譽,哪怕只有一個“好”字。穆玄陽和陸承耀心中仍難掩雀躍。
“孫兒原不過是一時好奇,陰錯陽差方得此物。不敢當皇祖父誇讚。”
“鴻軒行事獨闢蹊徑不落窠臼。博賢通達世事,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你二人通敏兼人,都乃國之干將,肱骨良臣。是百姓之福,亦是朕之幸。”
這個評價不免有些過高,二人惶恐跪伏,連稱不敢當此謬讚,自謙謝恩。
看的出周皇非常高興。不僅當殿親定三鼎,賜陸承耀鼎甲“狀元”,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賞二梁朝冠,緋羅大紅朝服,藥玉佩一副。
更賞了穆玄陽金百兩、銀千兩、錦段布匹等物。更將湖廣佈政司下轄寶慶府的一處五百畝皇莊,賜予了穆玄陽。
古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要知這湖廣之地,可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且這還是皇家皇莊,論品可是上上等的良田。
不過穆玄陽卻並沒有因皇上重賞,而沾沾自喜。皇上表面上是對他恩賜禮遇,實則卻是一件不可推諉的差使。若是此物在皇莊良田之上,都不能量產,又如何談及取惠於民。
這是逼著穆玄陽,讓他做出一番成績來。所以這看上去是份特優恩典,實則卻成了燙手的山芋。成敗皆要全力一搏。
另二人分別被賜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謝恩後三人出皇城,自有官差鳴鑼開道,跨馬遊街,走六市過三坊,好不熱鬧。
皇上還定於明日早朝後,賜所有新科進士,設宴瓊林苑,著四司六局督辦。
太傅府外爆竹聲聲,此起彼伏,府門大開,來往恭賀者眾。就連一向不重名利的陸老太爺,臉上也難掩歡喜。
太夫人和雲氏婆媳,更是喜極而泣。就連一向清冷的陸如雪,也不免眼中含淚,遮不住嘴邊的笑意。
府中諸人歡喜自不必說。與太傅府結有姻親的各府,燕王府、魏國公府、延安侯府、沈府、楊府、雲府、平府,更是早早便都提禮來賀。太傅府定於三日後設宴,以答謝各府相賀之禮。
陸承耀午膳尚不及用,回府時已是入暮時分。今日只是家宴,不過卻請了穆玄陽列席。
“恭喜岳父大人,先中解元,再得狀元。”雖不是“三元及第”,可卻足以千古留名。穆玄陽是由衷感佩,端酒相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