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蘭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水落石出,第醫夫人,葉赫蘭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淮河水患,宿州一帶多處遭洪水所沒。使得與宿州隔河相望的懷遠縣城外聚集了很多流離失所的災民。
為免這些災民入城,滋擾城中百姓,知縣袁大人來與陸府三爺陸承耀相商,在城外架設粥棚,施粥安民。
可這粥棚才開了不過半日,就有災民因吃粥而突然暈倒。很多人都以為是陸府的粥出了問題,就連濟善堂的大夫,也誤以為是粥中被人做了手腳。
袁大人不得不依律,將陸承耀請進了縣衙過堂。就在他舉棋不定之際,只聽縣衙外圍觀的人群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
“那些發病之人中,憎寒壯熱者少,但熱不寒者眾,且頭痛如劈,抽搐神志不清。若只看表相,卻像是中毒,可也有可能是因疫症而起!”
“陸三爺為人一向仁善,在這懷遠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袁大人不如多派些大夫前去檢視,斷不可聽信濟善堂的大夫一面之詞,而汙損了陸三爺仁善的名聲,毀了陸府的聲譽!”
這聲音袁大人聽著很是陌生,可陸承耀卻一下子就聽出,來人是女兒身邊的奴才,陸管事的兒子陸峰。
看陸峰說的頭頭是道,甚至連病人的症狀都表述的如此清楚,就知這一切一定是陸峰受女兒所託,這才來縣衙為他鳴不平。
要知這件事若是處理不當,對陸府的名聲可是影響不小。
陸峰這番話正是大小姐教的。城外出了事,自然有人第一時間將事情報進了內院。
陸三夫人急的差點兒沒暈了過去。倒是陸如雪覺得這件事,來的太過突然和巧合。
而且她相信,這絕不是陸府所為。所以換了衣裳,命陸峰趕車,直奔城外親自檢視。
這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命陸峰將病人的症狀一一言明,因為她已經確定了這些人的病情是因為瘟疫,而非什麼中毒。
陸府出事,陸三爺被請去了縣衙的事,穆玄陽也很快就得了訊息。他也帶著人第一時間就來了縣衙,打算於關鍵時刻先將人救下。
他雖與陸府中人相交不深,可也相信,以陸先生的為人和陸府的聲譽,斷然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只是還沒等他的人出手,陸峰的一席話已然表明了一切。穆玄陽掃了藏於人群中的陸峰一眼,這才吩咐劍鞘,暗中隨袁知縣出城去查探。
他已認出陸峰,這人正是陸府大小姐的車伕。一個下人,是不可能懂得醫術的,看來這位陸府的大小姐,不只是脾性特別,甚至還精通醫理。
袁大人也被這一聲嚇了一跳,若城外的那些病人不是中毒,而是瘟疫,那整個懷遠縣城可就成了危城,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座死城。
袁大人朝陸三爺一抱拳,“袁某遇事不明,還得厚著臉皮,請陸三爺在衙中再小坐片刻,袁某這就帶人出城去檢視!”
“袁大人只管前去就是,陸某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相信袁大人定會還陸府一個清白!”
衙外有不少人都曾受過陸府的恩慧,所以也都幫著說好話。
不過在袁大人心中,以為這一切都是有人刻意危言聳聽,暗中相助於陸府。可事關重大,他也不敢漠然處之。
只得先命人給陸三爺奉茶,這才又去城中最大的三間藥鋪,一連請了三位大夫,一起出城檢視病患。
陸峰見三老爺這邊沒事了,這才跑回府去給大小姐送信兒。
幸而陸如雪得知了訊息後,第一時間喬裝出城,檢視了這些災民的病情,這才借陸峰之口,為父親洗脫了嫌疑。
三位大夫看過後,都認定這些生病暈倒之人,並非中了毒。而是得了“黑死病”。
這一判診,就像是為這位知縣袁大人判了死刑一樣。令所有聽聞之人,都大驚失色寒毛卓豎,趕緊逃回家中閉門不出。
要知三年前宿州發水時,就曾有民眾得此疫病,初期死者每日以百計,到了後來,每日病者皆以千計。
後來皇上得知此事後,下旨封村閉城,甚至放火燒了十幾座有疫症的村莊,這才控制住了疫症的蔓延。
可那一次,已經給所有臨城的百姓,留下了太多痛苦的記憶。
如今懷遠縣城外,竟然也發生了疫病,雖城內尚無人因此病而就醫,可誰也不知是否已有染疾之人,已混入了縣城。
三位大夫也是惶恐不安,這病他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治好。
“傳令從即刻起封閉四方城門,任何人只准出城,不得進城。凡有違命者,斬!”
這事雖發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