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紅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兩代帝王番外,清穿之大公主威武,天上紅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愛新覺羅玄燁
一個帝王一生的追求是什麼?
疆土遼闊、百姓安居樂業、國強民強。
康熙八歲登基擒鰲拜,平三藩,收準噶爾,掃清沙沙俄和附屬小國的挑釁和不安分。
除此之外,重置國家機構設立義學醫館……
在位六十一年他自問做到這一步已經無愧於天下。
康熙在面對國家大事上從不含糊,可他就是有些納悶,這個關起門來再看自己的私人事情,不得不說他個人感覺自己也算是比較悲劇了。
幾歲就沒了阿瑪額娘這還是一個小不點的時候就要承擔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家皇祖母日日記掛的都是讓他扛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那個時候其實特別疑惑,那明明就是他家阿瑪的責任幹他何事?他阿瑪那麼大人都知道關鍵時刻掉鏈子,怎麼到了他一個小不點身上,就得自己抗住?
不過對皇位他本身也並不抗拒就是了。那個時候自己多天真啊,覺得當皇上好啊,呼風喚雨,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可是當上了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就只能是把它當個屁放了。朝堂上虎視眈眈的鰲拜就把他弄得焦頭爛額。
為了解決鰲拜,他費勁了心思,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勢力,明面上把他寵愛的義女抬進宮當妃子,雖然靜妃長的的確還不錯,但好像腦子不怎麼線上,他對她是起不了一點別的心思的。只能象徵性的寵愛,至於心裡,他是決計不敢對感情認真的。
這輩子,康熙自忖,他似乎當真沒有用過真感情。說句心裡話,他不是不想,只是他自小見到了自家皇阿瑪用了情之後理智全無的樣子。他想做一個明君,一個被後人和天下百姓認可的帝王。他不想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留給後人的只有那些隻言片語、可供調侃的話語。
感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要是這輩子他有什麼值得心塞的事情,那麼這件事絕對要算一件。
他引以為傲的江山,竟然看好的接班人接二連三的不上道,這著實讓他覺得心塞苦惱。
他記得當初立太子的時候,胤禛就問過他。
皇阿瑪,您何必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立太子。如今江山穩固,根本不需要太子。
他當時是這麼說的。
胤禛,這是對赫舍里氏一族的回饋。
回饋什麼?
回饋赫舍里氏一族索尼在數年前助他順利親政,這是當年皇瑪麼私下裡對赫舍里氏索尼的承諾。
再者,他三個嫡子,他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孩子們上輩子的事情,只能儘快按照長幼有序把太子定下,他不想孩子們長大的時候為了皇位奪一個你死我活。
至於胤礽胤禛兩人互相推辭的事情,他也只當他們不懂事而已。
試問,這皇家的後代,又有誰會抗拒權位?
當初他那麼信誓旦旦,可最後,卻被人把臉打的啪啪響,自己的孩子孫子輩竟然把他的皇位當皮球踢,想想都氣人。
不過還好,他最終還是有了一個很完美的繼承人,他相信,大清在他的手裡,只會越來越好。
人這一輩子,一晃眼很快就過了。
他回想自己這一生,遇見了多少別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可他都走了過來。他受天下人監督,把這個江山治理的越來越好。
人到晚年,就容易念舊。康熙午夜夢迴之時,也曾問過自己,這輩子可有過後悔莫及之事?
他很想自欺欺人說沒有,可是賽音察渾小時候的臉卻在他面前揮之不去。
那個孩子,他對他付出的情感不是一星半點。可是,他還是在需要決斷的時候放棄了他。
如若,那個時候的他,稍微再心軟一點,是不是就沒有了後來的遺憾呢?
可惜,人生沒有假如,他的後悔對那個孩子來說,一文不值。他那短暫的一生,都活在對自我的否認和矛盾之中。
一想起這事,康熙每每都無法原諒自己。
六十一年了,康熙知道,如若沒有意外,他今年就到大限了。
要可是他卻是一點也不害怕。這天道輪迴,自己養女和兩個嫡子身上發生的事情,讓他一點也不害怕面臨死亡。既然老天爺都看著,他又害怕什麼。他一輩子做的事情,自問是問心無愧的。
這一年,遠遊的孩子們都回來陪在他身邊。
看著他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變化,康熙心裡還是很知足的。他一輩子都在為江山社稷活著,孩子們能為自己活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