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比南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七章:正道屠魔 化石衛民,天命神算,壽比南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東西?”看著老爺子驚詫的樣子,我不禁詢問。
“一張人臉!”老爺子淡淡的說道:“一張人臉在那石頭上,後來見到了人之後,那張臉就消失了,當然,這只是大家的傳聞,真正的有沒有,誰也不知道。”
“除了那張臉之外,那塊石頭的來歷也很奇怪,那石頭全身焦黑,很大一部分都埋在了土裡面,四周沒有它滾來過的痕跡!於是就有人說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神石,來保佑大家的平安了。聽到這話,大家開始就朝著石頭朝拜,也許是真的神石來到了這一片,從那之後,這一片風調雨順,百姓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因此,大家保持著傳統,逢年過節就供奉神石,朝拜神石!原本這裡還有一個節日,叫神石節,就是供奉這塊石頭的。”
“久而久之的,大家有什麼問題都會去找神石許願,而神石也真的滿足了大家的願望。就這樣,那塊神石成為了不僅僅我們這個鎮上人的信仰,就連周圍的人聽說了也會來拜訪。”
“由於神石就在我們村,我們村就定了一個規矩,不管哪家娶媳婦嫁女兒,都要到神石這裡來祈求平安。這個習俗一直延續了很多年,直到神石被挖走,大家都還感慨萬千。”
“但神石之下有水,又不得不挖,若是沒有了水,那我們附近的人都得死!終歸還是神石抗下了所有,又給了我們村子所有人活下去的希望。”
說到這裡,我見到老爺子眼神中閃爍著對神石的敬仰。
這個傳說也確實很恰當,很符合一塊石頭變成神石,變成所有人敬仰的傳奇。不過這種傳說故事大部分都是後人杜撰出來美化神石的,這個說法太過平淡,應該不準確。
於是我又問道:“張爺爺,那另一個傳說是什麼呢?”
老爺子想了想,說道:“另一個傳說是正道屠魔,化石衛民!這個傳說有些神話故事的色彩了,不過也是從老人們口中流傳出來的關於我們村裡神石的來歷。”
“故事的背景跟之前那個一樣,這裡鬧乾旱,年年無雨,導致附近的村民顆粒無收。說是之所以鬧旱災,是因為這裡出現了一隻奇怪的動物,那隻動物像只鳥,但又不是鳥!它長著人的臉,但是臉上有四隻眼睛,長著人耳朵,身子卻是鳥的身子。”
老爺子說到這裡,吧嗒了一口煙,隨後笑道:“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哈,我也只是在闡述故事,這種動物,我覺得吧,也不太可能存在。”
我淡淡的說道:“不,存在的,是顒(yong),山海經裡面的一種異獸!據山海經記載,這種動物只要出現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會發生乾旱。”
我這話一出,幾人面面相覷,很顯然,他們對於這種動物的存在是很難相信的。
不過我沒有糾結於這個問題,只是對老爺子說道:“張爺爺,您繼續說。”
老爺子嗯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時那動物也沒有傷害人,有不少人看到!有些見識的人就說這裡乾旱是跟那隻怪鳥有關,於是就趕那隻鳥,可是無論怎麼趕都趕不走。這個時候就有人說,那動物是有靈性的,必須要請道士來趕走,然後求雨,這裡才能風調雨順。”
“後來,就有人去請了一位崑崙山的道長來做法事驅趕旱獸,那道長生得仙風道骨,活脫脫的就是一個活神仙,他來到這裡之後就看出了問題!於是便開始升壇做法,跟那隻怪鳥鬥起了法,而他們的鬥法也持續了整整七天七夜!這七天七夜,風雲突變,一直下著雷鳴暴雨。沒人知道道長跟那東西鬥得怎麼樣了,也沒人知道道長是贏了還是輸了。”
“一直到七天之後,雨停了,大家才來找尋道長!可是在道長做法事的地方不見道長了,卻多出了一塊大石頭。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會憑空多出了一塊那麼大的石頭,當時有些閱歷的老人就說,那塊神石是道長化成的,他跟那隻怪鳥鬥了七天七夜,沒有殺死怪鳥,只是將其鎮壓了下來,而他鎮壓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肉身化成石頭,將其鎮在此處。”
“為了紀念道長的偉大,於是大家就供奉神石!祈求道長保佑這一片國泰民安。果不其然,那之後,這一片真的風調雨順了,久而久之的,大家就更加的信奉神石就是道長了。就這樣,供奉神石就成為了我們這一片必做的事。”
說到這裡,故事也算說完了!老爺子放下了手裡的菸頭,呵呵的笑道:“當然,這些都是老一輩的人流傳下來的故事!有沒有作用呢,我們無從考證。反正我覺得人活在世,有信仰是沒有錯的,對萬事萬物抱有尊敬的心態也沒錯,您說呢?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