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小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二章 昭告天下,穿越之宛啟天下,簡小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無憂和林宛相視而笑,笑容裡透著一種無奈。對她們而言,她們並不想一鳴驚人,甚至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可是,如果想要重振寧家,靠寧無憂一個人是不夠的,她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讓她的族人看到希望,看到寧氏族人的未來,將會落在怎樣一個女子的身上。
一個沉寂了十幾年的家族,經過歲月的打磨,承受著生存的壓力,甚至在各種不公平的待遇中掙扎。這樣的一個家族,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氣才能重新振作起來?這樣的重擔,壓在一個十四歲少女的肩上,又是怎樣的沉重?
周昌英看到了寧無憂臉上的憂色,不由心中一嘆,轉了話題,道:“無憂,三皇子今日在朝堂上提出為寧家平反,雖然使皇上大怒,卻受到了御史們的支援。下朝後,皇上召集了太子、兩位丞相、刑部尚書,以及王御史和沈御史在勤政殿商議此事。”
寧無憂目光一亮,滿臉的期盼,目光灼灼地看著周昌英,等待著她的下文。
周昌英微微一笑,道:“我今日下午和三皇子一起進宮去見了皇上,向他說明了你的情況。當時,皇上正在與太子,和幾位大人議事。聽了我的講述,在場的兩位御史大人都紛紛表示贊同。尤其是王御史,他說,十幾年前寧府被抄斬,本就是受了吳王謀反的影響,判罰過重。若是能夠證明寧府並未參與吳王謀反,那麼朝廷就必須要還寧家一個公道!”
寧無憂微微蹙眉,深吸了一口氣,恨恨地道:“當初柳清元主審此案,也只是找到了父親與吳王私下見面的證據,並沒有證據表明父親參與了謀反之事,柳清元以此判定父親屬吳王一黨,本就判罰不公。但是,若不是皇上授意,他又豈敢明目張膽地抄了寧家,在寧府大肆搜刮?”
周昌英面現痛苦之色,點了點頭,道:“當年,你父親在皇上面關,親口承認是他給吳王傳的口信,皇上一氣之下,當場就下了這道抄家滅門的聖旨。等我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寧無憂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以當時情況,只要父親不承認,至少還有挽回的餘地,至少還能給那些想幫他的人,爭取一點兒時間。可是,父親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難道他不知道這樣說的後果嗎?
周昌英看著滿臉困惑的寧無憂,閉了閉眼,艱難地道:“其實給吳王報信的人,是允衡,而且是我讓允衡去的。那時,皇上知道我與吳王親厚,所以派人死死地盯著我,我只好讓允衡去。後來吳王事發,正好我又懷了身孕,允衡在府裡陪我,並不知道你父親幫我們頂罪的事情。等我們知道的時候,皇上的旨意已經下了。”
寧無憂這才恍然大悟,周昌英雖然是皇上的親姐姐,可是如果參與謀反,也是罪不可赦的。即使不死,在那樣的情況下,周昌英肚子裡的孩子,還有二叔寧允衡的性命也是難以保全的。
而且,當時只要與吳王謀反有關的所有官員都被判了斬刑。寧府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是會受到牽連,說不定結果還是一個死字。
所以,寧允文才決定背下所有的罪名,保全了周昌英、寧允衡,和他們的孩子。
寧無憂心中悲痛,口中喃喃地問道:“可是,嬸嬸,您和二叔的孩子呢?”
周昌英閉上眼睛,微微搖頭,道:“寧府受刑的前一天晚上,允衡幫著我,拼命衝出了大長公主府。我一路衝進了皇宮,侍衛們不敢攔我,稟報給了母后。母后見了我,卻沒有答應我的請求,反而將我困在了皇宮裡。我當晚在壽禧宮外跪了一夜,最後昏了過去。等我醒來的時候,寧家的一百多條人命,已經沒了。而我的孩子,也已經沒了……”
說到此處,周昌英已經淚流滿面,馮掌宮也轉過身去,悄悄拭淚。寧無憂和林宛也眼眶通紅,滾燙的淚水順著臉頰滑了下來。
過了許久,周昌英才平復了情緒,繼續講述道:“後來,母后答應饒允衡一命,卻要我與允衡和離。我寧死不肯,絕食了五天,母后最後才將我送了回來。”
天色漸漸暗沉,厚重的雲層彷彿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周昌英望著遠處的山影和天空,不知不覺又陷入了回憶裡。緊鎖的眉頭,緊抿的雙唇,悠遠的目光,那深深的痛刺傷了每一個人的心。
寧無憂拭去眼角的淚水,仰頭望天,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自己的心情,然後緩緩走到周昌英的面前,蹲下身子,握住周昌英的手,低聲喚道:“嬸嬸,一切都過去了。當年父親做出那樣的決定也是希望您和二叔能好好地活下去。雖然二叔沒過幾年也離開了您,但至少,給您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相信父親在天有靈,也不會後悔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