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識破張良之計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識破張良之計,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9章識破張良之計
副將發覺李肇小心得過分,不屑說。
但話中蘊含的意思誰都可以聽得出,就是他們就應該直搗黃龍,而不是在這裡疑神疑鬼。
“少內,我也認為沒什麼好提防的,蒙將軍那一戰我可是聽說了,他們就是直接殺上山寨,還嚇得匪類四處逃竄,也就是說,匪類乃烏合之眾,蒙將軍之所以慘敗,乃宴席也。”
侍衛也附和說。
“對,少內,咱們就應該直接殺上去,只要小心他們的宴席就好。”其他十來位城防軍說。
李肇直想罵人,一群榆木腦袋,提防宴席就好?人家用了一次還會用第二次嗎?張良之謀略,又如何是他們所能知的?
可還是忍住沒有罵出來。
一時陷入沉思,一會後吩咐,“副將,你帶些人到周圍看看,看能否有其他上山的路?”
副將心裡不喜,暗道李肇太小題大作,卻還是走了。
一會後,他回來稟報:“李少內,周圍沒有什麼異常,山林密佈,荊棘橫陳,無法上山。”
嗯!李肇點頭,問:“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副將囁嚅著嘴巴,無所謂地說:“有倒是有,不過也不是什麼特別之處,就是周圍零七豎八地擺放著些桌子,想必是襲擊蒙將軍那些人不要了,隨意扔掉的吧!”
“桌子?構架如何?”
副將略顯些微不屑,桌子還能是什麼構架,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怎麼變也就那麼回事,沒有必要作如此大的反應。
一時暗歎:還是個雛兒呀!真不知陛下為何讓他來剿匪。
“木架所制,可摺疊伸縮,似乎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
木架所制?
“匪類多少?”
“約莫八百。”這是他從蒙毅殘軍中打聽到的。
李肇皺起眉頭,突然,他眉宇間抹過一陣陰霾,連忙吩咐,“你再踏通道,看平整的地方有幾步。”
侍衛不耐煩地聽命而去,回來說足有五百步。
“五百步?五百軍?足可容納。”
李肇自語,下一刻,臉色變了變,心裡突突地跳著。
幸虧呀!幸虧前世的他研究過張良。
李肇大聲地下撤軍令。
他猶記得前世讀過一些野史,就是關於張良的,話說張良在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後來老翁送他一本書,名《太公兵法》,他就是憑此兵法幫劉邦建立西漢,成為開國功臣,而那位老人就是傳說中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圯上老人”。
而兵法中就記載著一種作戰法——命籠。
命籠者,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
此記載和此刻所看到的是那麼相似。
而且,就他所認知的張良用兵很有原則,不主張力戰,多以謀略取勝,用兵更是在於“一”,“一”者,兵力要集中,行動要統一。
如果他真採用命籠,此番五百軍強攻山寨,必定是死路一條。
“收兵?”一眾軍士面面相覷,臉上不自禁露出絲不服。
要知道,從咸陽出軍到此處,可得行軍大半天,還是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再加上此刻乃炎熱天時,勞累是必定的。
好不容易才到這裡,卻要撤軍,這不是耍他們嗎?
“李少內,為何要收兵?咱們一鼓作氣,不出半天便可拿下匪類,你讓收兵,這不是挫大家銳氣嗎?”副將第一次反駁李肇。
其他軍士雖說沒有說話,可從他們表情來看是贊同副將意見的。
李肇的臉冷了下來,厲盯著副將,“你這是不聽從號令?”
“不敢!”副將低頭一躬,但誰都看出他的不服。
“既然聽就馬上撤軍。”
李肇不容置疑的口氣令大家只得乖乖聽話,無法,這是軍令,不過肚子裡的那股怨氣油然而生。
撤離嵯峨山後,李肇並沒有閒著,他讓副將弄來些戰車,車上裝上石頭,副將很不解,李肇並沒有給機會他反駁,便領著一百人走了,無人知道他要去做什麼。
“副將,李少內要做什麼?莫名其妙。”
“你看,剿匪而已,要什麼戰車,又不是行軍打仗,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更離譜的是要搬那麼多石頭,這不是增加負擔嗎?”
待李肇走後,大家紛紛抱怨。
“哎!還是個雛兒呀!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