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窮了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窮了,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43章窮了
管家一怔,自覺周圍的空氣都冷了下來,便下意識地退了退,心中很猶豫,究竟要不要回答。
“管家,連本少爺的話都不聽了嗎?快說說看。”
李肇察覺到管家的猶豫,嚴肅地說。
管家無奈,指了指李肇,李肇愕然,管家的意思分明是他令長安鄉不順心,可是,他並沒有讓長安鄉不順心,反而做了很多大事。
接著,管家嘆口氣,開口:“少爺,本來這事老奴也和老爺說了,老爺也覺得不對勁,卻不知如何和你說,既然你要聽,老奴挨著被責罵,便說了。”
李肇的目光炯炯地看著他。
“你最近花費的家財太多了,就算長安鄉不停地賺大錢,可存金卻不多,想擴大生產都得掂量掂量。”
呵呵!
李肇苦笑,有些尷尬。
他聽明白了,管家是說他敗家,自然不順心的事兒便是他了。
可是,他也不想呀,百貨商店的東西貴得要命,這段時間又購買了那麼多東西,長安鄉能有存金才怪。
“存金還有多少?”這段時間需要購買時,皆是自行到賬房提錢,卻沒有留意賬房還有多少金。
原來賬房是管家管的,後來李基農不放心,便自己拿來管,可,隨著長安鄉的收入越來越大,賬目也越來越大、雜,他還要操勞其他事宜,便請了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對李肇畢恭畢敬,李肇取多少,他毫不猶豫,所以造就李肇花費無度。
“不足千金!”管家掰著手指算,臉上盡是心痛和無奈。
雖說千金對於大秦民眾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但對於長安鄉卻不同,各項開支皆巨大,這一點真不夠看。
先不說其他,就一個水電站便是吸金饕餮。
“賺錢的產業還是不夠多呀!”
李肇苦惱地低吟。
水電站近期內就要投入大量錢財,而咸陽及周邊的銷售已趨飽和,入賬也就那些,遠遠不夠最近支出。
高富貴是在開拓市場,但總得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年還是兩年,真不好說,所以,眼下還得出現一些更能賺錢的產業。
思前想後,李肇腦殼有些痛。
想賺快錢來維持幾大吸金獸的支出,貌似他能想到的並不多。
貴人禦寒之物有裘皮大衣,普通百姓買不起,只能穿麻衣,麻衣又怎能很好地禦寒呢?
所以,一旦遇到寒冬,凍死之人不少。
對於現代人來說,冬天禦寒之物不勝列舉,用得比較多的是棉衣,棉衣是用棉花來做,可大秦現時還沒有棉花,自然無法造出棉衣或者棉被。
李肇有個想法,種植棉花。
棉花產量大,如大量種植,足可解決禦寒難題,可其中需要的時間就長了。
棉花的花期大概是二到三月,也就是說,種植棉花,只需三個月便可收成,但有個弊端便是隻要七到八月才能收成。
確切地說,棉花種植適宜在春季,在夏季到初秋之間收成。
但目前已是初秋,來不及了。
“就不知系統的棉花是否會無視這種弊端,無論何時都能收成。”這個想法只是一閃而過便被放棄了。
這不是好方法。
於是,他又想到曬鹽。
對於鹽,現時的大秦全都掌握在朝廷手裡,民間是不允許售賣的,不過嬴政給了李肇從商特權,如果和嬴政說,應該可以得到部分售賣權。
現時大秦的鹽大多是粗鹽,這粗鹽吃之苦澀,所含雜質太多,甚至有些非海水鹽礦曬出的鹽含有重金屬,吃多了會中毒。
這是個好想頭,如果他能將售賣權拿下,便可利用現代的技術製鹽,那必是賺大錢快錢的好辦法。
似乎也行不通,除非將整個大秦的鹽業包攬下來,呵呵!這也是胡扯,政哥不可能同意的。
李肇想到頭都炸了。
“衣食住行,衣食住行”
人要生存,無非是衣食住行,近期來看,衣食皆行不通,住更行不通,現時的大秦不似現代,隨隨便便幾套房便能讓人變土豪,那就剩下‘行’了。
“行?馬車?”
現時的大秦人出行,普遍來說,無非三種,騎馬、坐馬車、步行。
馬和馬車太貴,並非一般人可以購得,自然被普通百姓摒棄,那普通百姓出行只有步行。
步行太考究腳力了,而且行程也遠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